河源缮爬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用戶名
  • 密碼
  • 產品
供應
求購
公司
資訊
展會
評論訪談專題話題印搜動態
國內國際環保視頻產品導購
活動展會設備印品世界
行業動態企業動態營銷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統計商機
印前印中印后包裝器材耗材油墨
膠印數碼標簽CTP紙箱創意絲印柔印其他
展會專題企業專題資訊專題技術專題
文化人物社會
展會預告會議預告展會資訊國內展會國際展會推薦展會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您當前位置: CPP114首頁> 新聞頻道> 國際> 正文
膠印油墨
膠印材料
絲印材料

從美國《新聞周刊》的涅磐看出版印刷前景

2012-10-25 09:29 來源:The Daily Beast 譯者:Gloria Chen 責編:喻小嘜

摘要:
強調新聞業電子化的重要意義以及電子化現有的缺點,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讓《新聞周刊》“變形”,不等于跟它說“再見”。我們仍然要擔負起把《新聞周刊》和整個新聞業以這種新的形式發展下去的責任。這個改革不是為了振興新聞業的某一品牌,而是向整個印刷出版發行行業發起的挑戰。
    但是出版業進入網絡時代以后就不一樣了,每個網頁都是可以單獨被讀者訪問的,讀者可以自主選擇他們要讀哪篇文章,或是某個人的文章,而無視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這下沒人能把所有東西用訂書釘裝訂在一起打包出售了吧!然后“雜志”便以新的形式存在了:寫手,攝影師和編輯的合作,甚至是一人多角。在我的專欄Dish中,有70%的讀者將專欄頁設為了瀏覽器書簽,直接訪問。你再也沒法打包賣東西了,而且在網上,你很難賣出無形的東西,比如文字,因為文學作品的出處是無法控制的。你也再不能控制讀者和贊助商參與出版活動的大門。沒有壁壘,沒有裝訂,沒有收入,也沒有了印刷,紙張以及郵寄產生巨額費用。對于這些事情我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因為我曾經編輯出版周刊雜志5年,在網絡上運營了12年的“博志”,F在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我眼里,“把《新聞周刊》國際版做成網絡版,讓印刷版出局”這個不可思議的決定,是絕對正確的,F在開始這樣做也同樣很有意義。如果兩年前就完成了這樣一個轉變就更好了。還等什么呢?

    如果像我一直以來聽說的那樣,出版業就是個賠錢的買賣,那為什么不馬上讓它壽終正寢,來一個完全電子化的出版業?為什么不在出版企業錢財散盡之前,讓能夠意識到這一潮流勢不可擋的業界人士停止一切印刷行為,讓網絡滲透的每個角落都開始發行網絡版的報紙?制約這一變革的因素是什么呢?習慣和傳統?有權利的高管做印刷業這么多年了,無法接受沒有印刷出版的生活?一半的顧慮是紙和墨水是有實體的,而像素和網絡輸送沒有。如果你只有像素和網絡輸送,沒有可以銷售的實體產品在手,你再怎么只是一個寫博客的人?我這顆好奇的心,實在是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礙了這場變革。

    我從內心同意上文中艾倫.雅各布斯的看法。這個原因應該是現在的大型出版商,新聞工作室和根深蒂固的廣告策劃都只關注自己本身的存亡。沒有任何一個組織想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讓這些老腦筋們接受他們之前為自己的“事業”和“出版行”所做的一切都已成為過去,實在是太難了。然而從某些方面講他們確實也有自己的難處,比如企業太大造成的經營不靈活,新的信息源和信息流瞬息萬變,或者是因為這種變化意味著更多人失業,就更沒有人愿意去觸及了。我們是人,我們不愿意承認著承載我們畢生理想的整個行業和經營模式已經被時代的大潮淹沒了。

    其實,這并不是新聞業的終結,而只是新聞傳播介質的一種改變。“媒體”一詞在拉丁文中的含義就是“信息的傳播”,是一個觀點,事實或者非事實從一個人的腦子里傳播到另一個人腦子里,F在,新聞產品的消費模式已經轉變為讀者在上班時,就像你,可能為了打發時間,關注一個選舉,或者就因為單純的喜歡某個網站,或覺得這個網站上的內容很有發展前景,嗯,或者想刷新一下最新的留言,看看有意思的視頻,也可能是為了關注某個大義凌然的演說而上網搜索信息。我們還看電視,和老一代人不同的是我們不關注晚間新聞這類節目。我的下一代人全天候的從網上獲得各種新聞信息。他們獲取信息的另一個方式就是周末或者晚上在家或在飛機上舒服的靠著,興趣盎然的讀一些長篇社論或是讀一些非小說也非散文的東西。而平板電腦顯然就是一個如此千變萬化,便攜又簡單實用的載體。它與紙、印刷品和訂書釘不同,它把眾多的作者和作品整合在一起,展示在一個平臺上,輸送給讀者,而且超級便宜。印刷出版的雜志如今看來就像在汽車大生產以后的十年里,仍在被使用的馬拉車那么陳腐破舊,跟不上時代。除了懷舊,它們的存在還他媽的有什么意義!

    所以這是一次巨變,是一種對舊的出版形式的連根拔起,然而,這種變革是救新聞業于垂死邊緣的必經之路。我們還需要做的是:

    強調新聞業電子化的重要意義以及電子化現有的缺點,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讓《新聞周刊》“變形”,不等于跟它說“再見”。我們仍然要擔負起把《新聞周刊》和整個新聞業以這種新的形式發展下去的責任。這個改革不是為了振興新聞業的某一品牌,而是向整個印刷出版發行行業發起的挑戰。 

    “挑戰”,是對“不可能”的一種委婉說法。也許最后只有一兩本實體雜志會幸存,樂觀的講,它們會成為一個里程碑;悲觀的講,它們也許會成為超市收銀員塞在顧客袋子里的小報,變成一種低級的附贈品而已。我想,也許不止是這些。依我看,網上訂閱仍舊是出版業前進的唯一途徑。很樂觀的一點是:如果訂閱量和廣告費都復蘇了的話,我們從印刷、買紙張、以及出版省下來的錢可以作為新聞業的剩余投資。最后我要說的是,可以決定印刷雜志和網絡雜志命運的人就是讀者們,你們是否愿意在可以上網免費獲取信息的時代,為某種形式的信息傳播買單。是的,出版業的命運由你和你那雙看不見的手來決定。

分享到: 下一篇:巴諾書店63家分店銷售點終端機遭黑客入侵
  • 【我要印】印刷廠與需方印務對接,海量印刷訂單供您任意選擇。
  • 【cpp114】印刷機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對接,讓客戶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購低于市場價5%-20%的印刷耗材,為您節省成本。
  • 【印東印西】全國領先的印刷品網上采購商城,讓印刷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