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卡業,應在狹縫中求發展!
2007-12-14 00:00 來源:中華印刷包裝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CPP114 —中華印刷包裝網 余建良
時間轉瞬即逝,眼下又近年底。隨著一些具有傳統紀念意義的節日紛至沓來,我國作為一個有著有著五千年優良傳統的國家,國民互寄賀卡以表情誼的傳統此時又開始風起云涌,猶如破竹之勢,使賀卡的生產或銷售商忙得不亦樂乎。
開篇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些有關賀卡的來龍去脈。
賀卡的產生,歸根結底也是源于人類社交的需要,是一種傳達某種情感的信物。據考證,公元2世紀,古羅馬就出現了一種上面刻有“羅馬元老院和全體臣民祝愿國父阿德裹安·奧古斯都新年愉快”字樣的紀念章,這是已知考察中發現最早的賀卡的前身。繼而發展到中世紀時,各種形式的賀卡就開始相繼出現。那時中歐最流行的是木制賀卡,即把賀詞雕刻在光潔的木頭上,甚至于還有人把木雕涂上顏料,繪制得五色斑斕,頗得當時民眾青睞。
談起歷史最悠久的賀卡,就非情人節(圣瓦倫丁節)賀卡莫屬不可。據說,早在古羅馬每年2月15日“牧神節”這一天,姑娘們懷著羞澀和喜悅的心情把表達愛情的祝詞放在一個盒子里,然后由全城的小伙子來抽簽,抽到哪位姑娘的賀詞,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向那位姑娘大膽求愛。而這些姑娘們放在盒子里的祝詞就是現在所謂的“情人節賀卡”。直至近現代,1840年,美國商人埃絲特·A·霍蘭德開始把情人節賀卡作為商品大規模生產。第一年就贏利5000美元。可見賀卡幾乎從誕生之日起便大受人們青睞。與此同時,西方最流行的賀卡——圣誕卡第一批設計也于1843年出自英國一位名叫約翰·C·霍斯利的畫家之手。1874年,美國當時大名鼎鼎的印刷權威、德國移民路易斯·波朗先生在馬薩諸塞印刷圣誕卡,一張張精美別致的卡片立即吸引了人們,贏得了大眾的喜歡。
在我國,20世紀60年代,賀卡開始流行于上流社會。當時處于上流社會的人家把賀卡當成饋贈的物品,制作材料也是以相紙為主。那時的賀卡在左上角往往都會有一明星頭像或電影劇照,如當時著名的明星趙丹、周璇等,很有上世紀60年代所崇尚的浮華奢靡的氣息;70年代,賀卡在學生團體中間開始流行起來。學生送出的賀卡圖案主要是弘揚民族精神的畫面,如印上雷鋒、紅衛兵等頭像。有的卡片背面則非常實際地印上新年日歷,卡片正反面都有塑料薄膜保護以防折斷。70年代賀卡上印制的圖畫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那種紅火的革命氣息,主要以樸素、實用為主,一改過去的豪華裝幀;80年代,電影事業、經濟產業的發展直接影射在賀卡上。動畫片、歌唱組合、電視劇劇照等等圖案都曾出現在賀卡上,盛極一時。
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是我國賀卡業的一段鼎盛時期。新穎奇特的賀卡開始迅速流行起來,并受到年輕群體的熱捧。開始是折疊雙層賀卡、鏤空賀卡最先面世,發展到后來的有立體卡、音樂卡、三維立體卡、夜光卡、復古卡……等等形式的賀卡不斷充斥市場,形成賀卡一段空前泛濫的時期,送賀卡的人群也是更顯大眾化,定位非常廣泛。
進入21世紀后,賀卡開始在原有的基礎上變成條幅卡、帶著鈴鐺的風鈴掛卡、可以貼在墻上的紙貼卡等,設計風格與制作工藝更趨前衛和先進,印刷方式也逐漸呈現多樣化。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禮物的贈送取代了賀卡的一大部分市場,再加上互聯網的迅速發展,電子賀卡的興起也給傳統印刷的賀卡帶來一場不小的沖擊,使傳統意義上的賀卡漸趨沒落。但是,目前全世界每年仍有上千億張賀卡的需求量,銷售額也達到兩千億美元左右?梢姡R卡市場還是有相當大的潛力可挖崛,只是競爭更顯激烈,市場分寸必爭。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