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供應鏈應用起飛在即,標準繞道而行
2007-04-23 00:00 來源:中國食品產業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中國已經是一個出口大國,外向型經濟已經是國民經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作為全球主要的制造基地,中國是國際供應鏈的重要一環。以中國的電子制造業來說,電子產品出口已經超過內需(2005年出口超過總銷售額的60%)。近日,信息產業部經濟運行司王秉科副司長在全國電子展(CEF)新聞發布會上,就談到了2006年上半年電子制造業的出口情況,出口比重進一步加大。
中國制造,供應全球。這是當前中國制造業的主要特點,決定了RFID在中國的應用中,供應鏈/物流、制造將是重中之重。這不能不成為EPC等國際標準關注的焦點。而中國標準如果不盡快確定,將錯失良機,RFID在出口中一旦應用起來,EPC必成事實標準,進而主導中國國內的RFID應用。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留給中國人制定標準的時間一點都不寬裕。
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不同企業使用的RFID產品的頻率、編碼、存儲規則以及數據內容等都不盡相同,閱讀器和標簽不能通用,企業與企業之間無法順利進行數據交換與協同工作,從而限制了我國RFID技術的應用范圍。此外,國內標準遲遲不能確立,已經影響到我國整個電子標簽產業鏈的發展。例如讀寫器的開發就直接受到牽制,無法決定其具體技術規格。而目前市場上一臺讀寫器的價格約1000美元,是制約電子標簽產業發展的關鍵一環。
但是,除了制定頻率標準,中國的RFID標準基本上還停留在概念上,缺乏自主技術、專利的支撐,更遑論爭取全球標準——據信息產業部軟件和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對我國企業相對還強一點的RFID天線技術的專利申請量的分析,我國專利僅占4%,而且沒有核心專利——這是和TD-SCDMA、AVS等等不同的。
從技術角度看,RFID中間件/軟件基本上與頻率無關,不管中國標準如何,國外廠商都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強者。就芯片和標簽而言,在UHF頻段,標簽對頻率并不敏感,飛利浦、ST等廠商的EPC Gen2芯片都具有全球兼容性,860-960MHz通吃,有效解決了不同地區為RFID分配不同UHF頻段的規范問題。
真正對頻率敏感的是讀寫器,這正是中國企業可能突破的領域。標準不定,對中國企業不利。近日,歐姆龍推出新的V750讀寫器平臺,這一平臺支持面向美國(915MHz)、歐洲(867MHz)和日本(953MHz)的全球性頻段。可見,從技術進步來看,國際大廠商已經做好了準備,其產品具備了較大的跨度。中國標準的制定已經不構成對其的制約,相反,對于國內技術不夠成熟或不全面的廠商來說,標準不定,遲遲不出產品,將喪失對國際廠商的競爭力。
至于信息安全,恐怕也難以僅僅靠編碼自主來解決。后臺信息管理權要在國際博弈中爭取。這是一個更為復雜的政治經濟問題,不是單純的技術標準體系能夠說得清楚的。另一方面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