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印刷業的經驗 小企業未必就不行
2014-06-09 09:24 來源:新民網 責編:江佳
- 摘要:
- 想到分析德國印刷企業特點,卻首先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或許德國印刷業的發展能給我們最大的一個經驗就是:好好干,小型印刷企業未必就死得快。
【CPP114】訊:提到德國,我們可能第一個反應就是想起奧迪或者大眾。在不少消費者眼里,德國產品就像德國汽車一樣,品牌蘊含先進又耐用的標簽。
德國印刷業也是這樣。看看海德堡、羅蘭印刷機,德國的印刷機基本占據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場,德國印刷業的先進程度由此可窺一斑。
不過,雖然技術先進,但過去十年卻是德國印刷業艱難的十年。由于德國印刷業高度依賴廣告出版業,而過去十年正值數字印刷興起,廣告主逐步減少對平面媒體的投放,德國印刷業的日子并不好過。
即便如此,德國印刷業過去十年的發展經驗格外值得我們關注。今天,遠東地平線就幫各位盤一盤那些德國印刷業教會我們的事。
經驗一:永遠別灰心,小企業未必就不行
想到分析德國印刷企業特點,卻首先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或許德國印刷業的發展能給我們最大的一個經驗就是:好好干,小型印刷企業未必就死得快。
德國當地的媒體數據顯示,2011年,德國有印刷企業9746家,相比2000年減少了30%;從業人員15.45萬人,相比2000年亦減少了31%。
顯然,進入新世紀以來的10年,德國印刷業經歷了嚴峻的產業調整期,期間既有經濟景氣原因,更有需求市場變化的內在動因。
我們先來看看,德國的企業銳減,發生在哪些企業群落呢?德國當地媒體的統計數據顯示:10年間“1—19人”的企業,家數平均減少了32%。
“20—49人”、“50—99人”兩組企業,家數分別減少了27.9%和25.5%,稍低于平均變化率;“100——499人”這一組,屬于德國的大型印刷企業,10年間從319家減少到273家,減少了14.4%,遠低于平均變化率。
但最后一組,“500人以上”的特大型企業,從33家減少到11家,折翼三分之二,成為最觸目驚心的一組。
換句話說,從德國經驗看,德國印企的結構穩定性在中間群體、過小與過大的企業,都遭遇嚴重的市場調整,小微企業抵抗風險不強,特大企業戰略稍微有失誤牽一發動全身,也難生存,反而是小微企業活得相對好一點。
經驗二:注重先進技術和品牌效應
提到德國印刷,如前所述,不可避免地還是要提到其先進的技術。這么多年德國印刷業名聲在外,還是和技術分不開的。
暫且不論人人都知道的德國印刷機,譬如,隨著個性化印刷的興起,過去幾年,德國印刷業自動化特征明顯。比如,柔版印刷的預設和過程數據的存儲、色度測量和節制系統等都十分自動化。
此外,用于單張紙膠版印刷機的電子系統和軟件占到了全數設備價值的約55%,其余的才是機械。
德國印刷業也是這樣。看看海德堡、羅蘭印刷機,德國的印刷機基本占據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場,德國印刷業的先進程度由此可窺一斑。
不過,雖然技術先進,但過去十年卻是德國印刷業艱難的十年。由于德國印刷業高度依賴廣告出版業,而過去十年正值數字印刷興起,廣告主逐步減少對平面媒體的投放,德國印刷業的日子并不好過。
即便如此,德國印刷業過去十年的發展經驗格外值得我們關注。今天,遠東地平線就幫各位盤一盤那些德國印刷業教會我們的事。
經驗一:永遠別灰心,小企業未必就不行
想到分析德國印刷企業特點,卻首先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或許德國印刷業的發展能給我們最大的一個經驗就是:好好干,小型印刷企業未必就死得快。
德國當地的媒體數據顯示,2011年,德國有印刷企業9746家,相比2000年減少了30%;從業人員15.45萬人,相比2000年亦減少了31%。
顯然,進入新世紀以來的10年,德國印刷業經歷了嚴峻的產業調整期,期間既有經濟景氣原因,更有需求市場變化的內在動因。
我們先來看看,德國的企業銳減,發生在哪些企業群落呢?德國當地媒體的統計數據顯示:10年間“1—19人”的企業,家數平均減少了32%。
“20—49人”、“50—99人”兩組企業,家數分別減少了27.9%和25.5%,稍低于平均變化率;“100——499人”這一組,屬于德國的大型印刷企業,10年間從319家減少到273家,減少了14.4%,遠低于平均變化率。
但最后一組,“500人以上”的特大型企業,從33家減少到11家,折翼三分之二,成為最觸目驚心的一組。
換句話說,從德國經驗看,德國印企的結構穩定性在中間群體、過小與過大的企業,都遭遇嚴重的市場調整,小微企業抵抗風險不強,特大企業戰略稍微有失誤牽一發動全身,也難生存,反而是小微企業活得相對好一點。
經驗二:注重先進技術和品牌效應
提到德國印刷,如前所述,不可避免地還是要提到其先進的技術。這么多年德國印刷業名聲在外,還是和技術分不開的。
暫且不論人人都知道的德國印刷機,譬如,隨著個性化印刷的興起,過去幾年,德國印刷業自動化特征明顯。比如,柔版印刷的預設和過程數據的存儲、色度測量和節制系統等都十分自動化。
此外,用于單張紙膠版印刷機的電子系統和軟件占到了全數設備價值的約55%,其余的才是機械。
- 相關新聞:
- ·德國印刷業前景可期 結構調整和技術融合仍將繼續 2014.05.23
- ·“微利時代”印刷企業的“綠色夢” 2014.04.29
- ·聚焦:那些德國印刷業教會我們的事 2014.03.29
- ·德國印刷企業的演變歷程告訴了我們什么? 2014.03.11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