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轉型的七大假設
2014-01-09 09:10 來源:鈦媒體 責編:陳莎莎
- 摘要:
- 最近大家都在談紙媒的轉型,有講內容為王的,有講整合為王的,有講紙媒從業者終會被新媒體收編的;前天還在百度百家上看到說不要為紙媒轉型瞎操心的……
4、垂直媒體為邊緣。
如地產、家電、汽車、美食等,這一類媒體在過去的幾年十幾年,都活的有聲有色,這主要得益于其濃厚的商業化運作性質,誕生之初,就擁有豐富的商業基因,一頭為消費者提供測評性質的體驗,一頭為企業提供精準的用戶人群,兩頭都取悅了,自己過的便也相對舒坦。后紙媒時代,對這類網站也將受益匪淺,但整體的運營格局應該不會變,比如,自傳統紙媒相應版面中解放出來的企業品牌,將商業投放計劃可能就會擱這里了,可經營模式和內容,至少在后紙媒初期,是不會有大的變化。
5、區域網站成體系。
中央級、門戶級的網站都找到了生存之道,區域性網站難道站著等死不成?這個區域性網站概念包括省一級、市一級,甚至縣一級,數量上非常龐大的。不知道是不是未雨綢繆,早在幾年前,新浪、騰訊就開始鋪設區域新聞基站,在新浪方面,包括現在的微博,都招募有獨立的區域運營聯盟,而騰訊“大X網”戰略,也在兩年前就鋪設的差不多了。面對激烈的市場擠壓,區域網站的生存也很艱難,但俗話說的好,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區域網站的出路還是會有的,只是在內容和運營方面可能會更側重于服務,同時也會與門戶網站進行內容合作,甚至就類似于現在的紙媒與門戶的合作一樣。
6、論壇媒體偏安一隅。
網絡興起的時候,是論壇最風光的時候,記得02年上天涯社區的時候,天涯社區還是一個以聊天為核心的交友平臺,現在已經成為提論壇必天涯的口碑,而先天涯而起的地方論壇,成為第一批沖浪的人們的精神家園,當時的信息量和互動量都非常大,由于缺乏經營管理經驗,而且初期沒有現成經驗可循,都死在過河摸石頭的路上了,F在,紙媒瓦解,唯一能夠與新聞網站相抗衡的媒體形式,也就是論壇了,它亦站亦壇的形式,也會聚合大量的人群,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湊熱鬧是人的本性,論壇很適宜人的這種存在狀態。
7、是不是總覺得缺點什么?對,還有一個核心問題沒有搞明白——紙媒解散了,紙媒新聞集團干嘛去?
也都宣告破產?還是轉行做實體或做投資?可以預想,如果紙媒陷入最后的存留抉擇,媒體行業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新聞牌照的發放問題”,也就是媒體和媒體人的從業資格認證問題。雖然前幾年對網站媒體和媒體從業人員都提出了資格要求,但目前還屬于規范層面,未來將會具體到執行層面,而且會越來越嚴格。在“謠言”滿天飛的背景下,加強輿論管理,定是大勢所趨。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紙媒集團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按照天朝的一貫邏輯,拿到“新聞牌照”的,一定是以傳統媒體為優先,因此,傳統傳媒集團的兩條路就這樣出來了,一,不差錢的,擺脫傳統束縛,另辟山頭,從網站媒體層面再來構建媒體經營思路,或者收購其他網站,重組、合并,共同打天下;二,差錢的,與沒有獲得牌照的網站合作,我的資格,你的平臺,我的執照,你的店鋪,然后就一起開門迎客了。
也許還有人問微博、微信怎么辦?這一類自媒體的位置在哪里?在以上幾類平臺為新聞聚合平臺的背景下,微博、微信只會是分發信息的零售站,作用類似以前的報刊亭,只負責碎片化信息的擴散,比如說主業是賣報紙賣雜志,但同時還會賣茶雞蛋礦泉水,再有商業頭腦一些還會裝個電話當收費電話亭。
紙媒轉型,媒體人何去何從?
由于曾在報紙、雜志各待了一年,所以我總在想,如果現在我還在媒體,我會如何抉擇?如何從媒體人的角度去理解紙媒的趨勢?從紙媒到網媒,就像從石頭上刻符號到羊皮上畫圈,從竹簡上刻字到紙上手書一樣,是一個時代的變革過程,誰也阻擋不了。但是,在這里同樣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紙媒轉型,并不僅僅是“紙”的問題,還涉及“人”的問題,即媒體從業者的歸屬問題,我們所言的轉型,是整體行業的轉化,如果媒體人沒有成功轉型,也就說明紙媒沒有成功轉型,而是被無情推翻了。
那么,媒體人如何轉型?根據網絡數據,截止去年12月,全國記者證(包括下發的和申請的),共有二十五六萬,這只包括有資格的采編人員,加上沒有記者證的記者,以及非記者的媒體從業人員,以1比4計算,全國有100萬從業者,這些人如何轉型?按照一般的邏輯,這些人一部分由網絡媒體收編,另一部分成為自媒體的內容供應商,一部分去企業做宣傳去了,但事情沒有這么簡單。
1、紙媒末年,紙媒從業者在想什么?設身處地地想,更多地是對舊平臺的無盡懷戀,不管暢想也好,展望也好,戀舊是必然的,除非領導確定說我們要破產了,你們去另謀生計吧。如果傳媒集團、報業集團面臨這樣的抉擇的時候,他們必然會與老東家捆綁,重新開張一番事業——以網絡新媒體思維搭建新的媒體平臺,這是之余普通媒體人而言。對于領導來講,讓他們如何安置?甚至于他們都很難掙脫體制的習慣,所以,他們也會傾向于新建平臺,與門戶抗衡。這種思維和人民搜索的概念差不多,多少有一點點那樣的味道。
2、還有一類,將會被門戶網站或區域門戶或垂直網站等等上述站點收編,成為新的媒體業態中的一分子。早在兩年前,曾在南周的傅劍鋒入會騰訊的時候,我就覺得媒體換血將會越來越頻繁,身邊很多朋友也都開始從傳統媒體轉出,要么換行,要么加盟新的互聯媒體,包括鈦媒體、虎嗅等一姐,不也都是從傳統媒體華麗轉身,開始引領商業互聯科技媒體的業態么。
3、此外,隨著自媒體的興盛,也許有優秀的內容制造者會進行自主內容制造,也許會成為專欄的作者,但碼字是個知識活,也是個體力活,用魏老師的話說,光懂內容不夠,還得會匹配。要想成功,必須抱團。
4、同時,我們可能還忽略了一類媒體人,就是紙媒時代廣告部和發行部的媒體人,他們在紙媒的從業經營,除了會與互聯網的媒體經營思維碰撞而產生火花外,也許還會對未來未知的“付費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以上,是給媒體人畫了一個餅,好不好吃,能不能吃,還有待討論有待見證,但在未來全民都是內容制造機器的年代,的確如魏武揮老師所說的一樣,更需要一個匹配整合、甚至是策劃的高手,這并不是說內容不重要,而是說在這樣的背景下,幾乎不會出現缺少優質內容的現象了,就如現在的紙媒編輯,我掌握有一群撰稿作家,不怕沒有稿,在未來,借助網絡的便捷性和聚合性,“自采+約稿+網友即時報”的形式,完全能夠滿足新聞、信息的內容需求。
結語:傳統媒體轉型茲事體大,領導們都在研究,專家們正在討論,業內人士也都爭論不休,所以,我就這么一說,您也那么隨便一聽,太認真你就輸了。
- 相關新聞:
- ·印刷出版物“逆襲”網絡新媒體 傳統媒體或突圍? 2013.12.31
- ·美國傳統紙媒通過與新媒體的融合實現自我救贖 2013.12.30
- ·2013國際傳媒業回顧電子版與印刷版拉鋸 2013.12.28
- ·2013年國際傳媒業回顧之電子版與印刷版的拉鋸 2013.12.24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