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傳統書店走出特色路線 高調轉型
2013-12-13 10:01 來源:廈門日報 責編:江佳
- 摘要:
- 傳統書店似乎已經落入“全面唱衰”的境地。但其實,當傳統書店不再那么“傳統”,機會,或許就出現了——在這個所謂的“書店寒冬”中,我們仍然能夠找到幾抹暖色。這一次,我們將目光投向這座城市里幾家富有生機的傳統書店。畢竟,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的抱怨太多,破局的探討則太少了。
與追求“流通”和“專精”的小漁島不同,晨光是家更加傳統的舊書店,有著品類相對豐富的舊書。但是傳統之中也有“不傳統”,晨光的舊書幾乎囊括了所有種類,各個年齡層的人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想要的書,比起一般的舊書店,晨光“博物館”式的“全面”顯得獨樹一幟。
這得益于店主陶先生幾年來的經營思路:要做,就做得更全。在陶先生眼中,舊書呈現給消費者的不僅僅是“經濟實惠”,還有時光附著于舊書之上所形成的“厚重感”,這種“厚重感”正是舊書獨有的盈利空間,通過全面的舊書來獲取“全面”的盈利空間,使得晨光在廈門書市占據了相當地位。
關鍵詞:體驗
范本:琥珀書店不在書店
在這里找回人文
舉辦讀書沙龍,以“最美書店”的標簽吸引讀者,這些都是網購所無法得到的體驗
舊書店有機會,其他傳統書店也在尋求突破。今天,位于大學路的琥珀書店將搬到300米外的中華兒女美術館。店主阿默透露,搬家原因與租金多有勾連——在附近房產的帶動下,“店租一直在漲”。但是通過搬家消解掉店租壓力后,琥珀的日子過得還算“小康”。在書店經營上,流行一種說法,即書店必須擁有人文氣息:書店不僅僅賣書,它還是讀者的“精神家園”。在作家南宋看來,強調互動性恰是琥珀的另一大特色,通過舉辦讀書沙龍,琥珀為消費者帶來了網上購書無法替代的體驗,這些都支撐起了琥珀的生存與發展。
華新路的“不在書店”同樣在體驗上做文章。這家被某些粉絲稱作“中國最美”的書店藏身老別墅內,以致每位走進書店的人,多以“參觀”的視角來完成一次體驗式消費。也正是這種體驗的模式,為不在書店集聚了人氣。
關鍵詞:延伸
范本:外圖書城
形成文教“小商圈”
出租部分外圍場地,用于數碼產品、辦公文具、咖啡和食品的售賣,還引進餐飲業
“國字號”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外圖書城的人流量并不少,在眾多讀者眼中,外圖的地位如同書市中的“沃爾瑪”,品種齊全,擁有一站式購書的便捷,這也造就了外圖客源中老中青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而打折卡的適時推出,也為外圖貼上了“實惠”的標簽。
但是除去主業,書城盈利相當程度還依靠了“招商”:出租部分外圍場地,用于數碼產品、辦公文具、咖啡和食品的售賣。這些嘗試恰與顧客群體的需求相吻合,書城負責人林先生就舉了一個典例,“之前有學生家長提出,希望孩子逛完書店能就近吃飯,這才有了豪享來的進駐。”這種“招商”,正是“場地大、空間多”的“國字號”所特有的優勢。
作為本地另一家“國字號”,新華書店也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壟斷”書市當中利潤最高的教材市場——靠著這一招,新華書店現在活得挺滋潤。但“一招鮮”的做法也常為人詬病,當社會用書反成配角時,新華書店的明天恐怕危機重重。
這得益于店主陶先生幾年來的經營思路:要做,就做得更全。在陶先生眼中,舊書呈現給消費者的不僅僅是“經濟實惠”,還有時光附著于舊書之上所形成的“厚重感”,這種“厚重感”正是舊書獨有的盈利空間,通過全面的舊書來獲取“全面”的盈利空間,使得晨光在廈門書市占據了相當地位。
關鍵詞:體驗
范本:琥珀書店不在書店
在這里找回人文
舉辦讀書沙龍,以“最美書店”的標簽吸引讀者,這些都是網購所無法得到的體驗
舊書店有機會,其他傳統書店也在尋求突破。今天,位于大學路的琥珀書店將搬到300米外的中華兒女美術館。店主阿默透露,搬家原因與租金多有勾連——在附近房產的帶動下,“店租一直在漲”。但是通過搬家消解掉店租壓力后,琥珀的日子過得還算“小康”。在書店經營上,流行一種說法,即書店必須擁有人文氣息:書店不僅僅賣書,它還是讀者的“精神家園”。在作家南宋看來,強調互動性恰是琥珀的另一大特色,通過舉辦讀書沙龍,琥珀為消費者帶來了網上購書無法替代的體驗,這些都支撐起了琥珀的生存與發展。
華新路的“不在書店”同樣在體驗上做文章。這家被某些粉絲稱作“中國最美”的書店藏身老別墅內,以致每位走進書店的人,多以“參觀”的視角來完成一次體驗式消費。也正是這種體驗的模式,為不在書店集聚了人氣。
關鍵詞:延伸
范本:外圖書城
形成文教“小商圈”
出租部分外圍場地,用于數碼產品、辦公文具、咖啡和食品的售賣,還引進餐飲業
“國字號”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外圖書城的人流量并不少,在眾多讀者眼中,外圖的地位如同書市中的“沃爾瑪”,品種齊全,擁有一站式購書的便捷,這也造就了外圖客源中老中青各占三分之一的格局,而打折卡的適時推出,也為外圖貼上了“實惠”的標簽。
但是除去主業,書城盈利相當程度還依靠了“招商”:出租部分外圍場地,用于數碼產品、辦公文具、咖啡和食品的售賣。這些嘗試恰與顧客群體的需求相吻合,書城負責人林先生就舉了一個典例,“之前有學生家長提出,希望孩子逛完書店能就近吃飯,這才有了豪享來的進駐。”這種“招商”,正是“場地大、空間多”的“國字號”所特有的優勢。
作為本地另一家“國字號”,新華書店也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壟斷”書市當中利潤最高的教材市場——靠著這一招,新華書店現在活得挺滋潤。但“一招鮮”的做法也常為人詬病,當社會用書反成配角時,新華書店的明天恐怕危機重重。
- 相關新聞:
- ·一頁風云散——也談深圳購書中心倒閉 2013.12.04
- ·昆明:扶持實體書店的資金今年達1400萬 2013.11.25
- ·亞馬遜伸出合作“橄欖枝” 多數獨立書店不接受 2013.11.22
- ·四川北路88歲新華書店調整業態 將提供個性印刷服務 2013.11.20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