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北京國際出版論壇聚焦新技術
2006-08-29 09:31 來源:新京報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香港聯合出版集團的總裁陳萬雄在發言中稱:“我們這一代,屬于傳統圖書經營和出版者的最后一代人.”
“新技術給出版業帶來的變化,已不是傳統范圍內的改進,而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革命。國內有些出版社雖然邁出了第一步,但他們缺乏系統和整體的思維,所做的工作遠遠不夠.”昨日上午,在“2006北京國際出版論壇”上,香港聯合出版集團總裁陳萬雄這樣說。將新技術運用于出版業成了與會出版人的共識。
由新聞出版總署、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的這一出版論壇是中國舉辦的最重要的國際出版論壇,也是第十三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即BIBF)的前奏。今年論壇的主題是“新技術與出版業”,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于永湛和俄羅斯聯邦出版與大眾傳媒署署長謝斯拉文斯基分別發言介紹了中俄兩國出版業運用新技術的情況,威科集團、施普林格、哈珀·柯林斯、亞馬遜、谷歌、香港聯合出版集團等公司高層負責人也在論壇上做了發言。
全球最大的英文出版商之一,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簡·弗里德曼女士在發言中稱:“在美國,當人們閱讀圖書的總量保持上升,但年輕人的閱讀量卻在下降,這些消費者把閱讀從圖書轉移到了網絡。”根據她的統計,中國人通過網絡閱讀新聞的人數比其他國家要多,到2005年4月,中國的電子圖書已接近14.8萬冊,超過美國成為全球電子圖書最多的國家。
“這意味著出版商必須要使自己的圖書被網上的消費者看到,而且價格合適,方式適宜,并在數字化領域有更多創新。”簡·弗里德曼還介紹說,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是第一家宣布將由自身實現圖書數字化,而不是交給亞馬遜和谷歌來數字化的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長劉志鵬介紹了高教社在數字化管理和數字化內容資源建設方面做的探索,他的觀點與陳萬雄如出一轍:網絡出版對出版業發展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互聯網作為一種革命性的生產力工具,在出版業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它與傳統出版業的整合,預示著一個傳統出版時代的結束。
劉志鵬稱,從傳播學角度來看,網絡出版時代信息的選擇權、主導權在受眾手中,這就扭轉了傳統出版以傳播者為主導的局面,可以根據用戶的喜好和習慣來為其定制專門的“出版物”,網絡出版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個性化的貼身服務成為可能。
今年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將于明日正式在國展開幕。
陳萬雄:紙介圖書可能消失 讀者的閱讀習慣可以改變
作為香港聯合出版集團的總裁,陳萬雄對于傳統出版業走勢有著強烈的緊迫感。兩年前,陳萬雄在北京出版論壇曾發言強調“新業務新科技的決策”,并表示會投入相當資源。時隔兩年,香港聯合集團的電子出版業務已往前邁出了一大步:2004年,集團開發出多種出版軟件;2005年,引入獲得美國專利技術的電子翻頁技術;2006年,獲得政府教育基金資助,準備在未來兩年內開發一個面向香港中學生的電子書圖書館。
此次,陳萬雄在發言中稱:“我們這一代,屬于傳統圖書經營和出版者的最后一代人。從過去十多年來看,新科技已在圖書出版業大范圍內應用!彼硎荆x者的閱讀習慣是可以改變的,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未來將出現完全可以替代紙介書的產品,其使用也將更為便捷。
數據庫將更方便讀者
陳萬雄認為,未來的出版業是對原有出版模式、形式的顛覆。他舉例說,現在大家都在網上讀小說,一旦這種閱讀成為根深蒂固的習慣,那么網站就可以甩開出版社,建立自己的資源庫,直接為讀者提供內容。這樣,傳統出版商連內容提供者的角色也岌岌可危。
這樣的變化,對于出版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陳萬雄表示,相對網絡而言,一個優秀的出版人的價值在于,他可以運用自己的專業化知識,為讀者提供更方便的服務。他舉例說:“‘黛’這個字是什么樣的一種顏色,可能只有研究古文的人才知道。而假如出版人能利用自己的專業素養,建立一個數據庫,顯示這個字的來歷、本義,以及后來衍生出的其他意思,在哪些地方曾經運用過……等等,就能方便讀者!
讀者也許只要花上一兩毛錢 就能獲得自己想看的內容
“讀者也許只要花上一兩毛錢, 就能獲得自己想看的內容”雖然有此論點,不過陳萬雄認為,類似數據庫的建立,不能只靠一兩家出版社或幾個人,需要行業內的合作,不過目前國內大多數出版社在這方面進度緩慢。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