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紙業:強者緊吃 弱者吃緊(CPP114觀點)
2006-07-11 00:00 來源:中華印刷包裝網 何弦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近日,有行業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國紙業企業虧損增多,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加67.34%,大大超過2005年同期和全年的水平。行業開工率由2005年末的79.9%下滑至74. 7%,紙業總體表現為階段性產能過剩。這在一定程度上佐證了一些行業人士對于我國紙業“投資過熱,產能過剩”說法。
不能否認,“產能過剩”的確是不少紙業企業虧損增多的主要原因。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新聞紙,行業產能的驟增促使新聞紙價格短期內急劇下降,降幅達600元-700 元。讓造紙企業同樣難過的是原料價格也在不斷上漲,其中廢紙價格上漲約3美元/噸,木漿價格上漲65美元/噸。兩頭夾擊使新聞紙行業從厚利行業轉為薄利行業。受到沖擊較大的當屬東北地區。許多新聞紙企業紛紛停產檢修或待產觀望,扛不住的只有關門大吉;一些上規模的企業也開始轉產以暫時規避風險;不少企業表示:“現在只能硬撐著,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上述的情況使得一些行業人士不由的產生了一種悲觀的情緒:中國紙業正遭到寒流的襲擊!事實真的如此嗎?反對者的聲音立刻響起。“‘中國是世界紙業產能增速最快的國家之一’是不爭的事實。近幾年,從全球范圍看,紙及紙板的產量年均增長量為二三千萬噸,平均增幅為2%%至3%%;北美、歐洲等紙業發達地區的產量增幅為2.1%%至2.2%%。而中國紙業的產量增幅高達12%%至15%%。中國的增速顯然遠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產量增幅大的原因是什么?從數據分析,中國產能增速快是因為市場需求大。近兩年,我國年均進口紙和紙板以及造紙原料需要耗費100多億美元。而出口方面創匯不過十幾億美元。我國每年花費這么多外匯采購成品和原料說明了什么?說明市場需求仍然巨大。近兩年,盡管中國紙業產量增幅大,但年均進口紙和紙板高達600多萬噸,恰恰說明了生產供應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投資過熱,產能過剩’的說法顯然站不住腳!”
的確,國內不少紙業企業依舊沐浴著“發展的春風”,有的甚至處在企業擴張的顛峰時期。作為全國最大的新聞紙生產企業--山東華泰集團,今年又新建了集團第二條年產能為40萬噸的新聞紙生產線。與那些面臨生存微機的企業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山東華泰的生產車間,三條總產能達80萬噸的新聞紙生產線正在日夜不停地運轉。去年11月28日順利投產的第一條40萬噸新聞紙生產線已經成為華泰2006 年新的經濟增長點,為華泰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盡管華泰產能擴大了一倍,但產品仍然供不應求。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4月,華泰完成機制紙及紙板產量40萬噸,同比增長60%;完成產值28.6億元,同比增長40%;實現利稅3.6億元,同比增長44%;累計產銷率達99%,繼續保持了產銷兩旺的發展勢頭。
除了華泰紙業的風光無限,晨鳴紙業的年產能為40萬噸的生產線等以及一些外資企業擴建計劃業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預計2007年將有接近100萬噸新增產能投入市場,而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將達到頂峰。其實紙行業的生產和市場是兩種不同的發展方式,一種是階梯式的,另一種是漸進式的。造紙項目投資大、建設周期長決定其發展是階梯式的,項目投產初期,產能釋放一步一個高臺階。而下游市場的消費量的增長是漸進式的。兩者發展節奏的不同決定了市場會出現暫時的不平衡。但從長遠看,需求會不斷增長,消化供應量,只是所用的時間稍長罷了。這不能說是生產過剩。
造紙工業其實是配套工業。造紙產品只有10%%的用于老百姓生活,其它都用于工業原料。造紙工業的關聯度非常高,涉及農業、林業、機械制造、化工、交通運輸、能源等。另外,紙和紙板是國民經濟中不可缺少的物資,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其用途擴展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包括印刷、包裝裝潢、生活用紙、工農業技術用紙、科學技術用紙等,其中特別是作為商品包裝材料用的紙和紙板,以其環保、包裝成本低、運輸方便等特性正強有力地替代木材包裝。因此中國紙業還處于成長期,紙業會隨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水漲船高”。但需要看到的是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完善,以及與國際市場的全面接軌,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將凸現出來,加速兩極分化,甚至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