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設備采購是否偏熱
2011-05-19 08:36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 作者:潘曉東 責編:陳伊超
- 摘要:
- 在印刷界有一句老話:“一班賠本、二班保本、三班贏利!闭f的是為了有效攤薄固定成本,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是根本。但現在,由于印刷產能相對過剩,業務總量不足,加上員工感情上不十分愿意上夜班,實現的產量也相對較低,沒有夜班的情況在逐漸增多,設備的閑置產能在增加。與進一步引進設備相比,應該說,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才顯得更為迫切。
【CPP114】訊:有兩組數據,讓人產生近期印刷業的發展是否有點過熱的疑問。
其一,已經公布的數據表明,2010年我國印刷設備的進口額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2.952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42.64%,其中印刷機進口額更是上升了56.53%。以多色平張紙膠印機為例,2010年的進口量從上年的574臺增至883臺。
比“十一五”期間年均進口660臺足足多了223臺,比2009年凈增309臺。
其二,由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今年4月在廣東東莞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廣東)國際印刷技術展覽會傳出的數據,本屆展會參展企業超過1200家,參展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實現交易額50億元,是4年前首屆展會10億元交易量的5倍。
主觀因素升級換代促購銷兩旺
如何看待這一購銷兩旺的局面?毫無疑問,有兩個原因引發的設備采購熱是正常的。
一是利用人民幣升值的機會完成設備的升級換代。
自“十一五”末開始,國家強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傳統的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約型、效益型的方向轉變。要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設備自然是重要因素,而且完成了原始積累的那部分企業家,有能力進行設備的更新換代。何況,我國又正面臨著人民幣升值、國家對引進國內尚無法生產的高檔設備依然采取減免關稅的政策。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天賜良機,2009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不少發達國家至今尚未能走出困境,為了彌補發達國家的銷售空缺,供應商在中國市場上的銷售價格顯得較有彈性。既然有如此眾多的有利條件,本就打算開展技術改造的印刷企業當然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
二是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漲迫使企業家加快裝備改造,把原本由勞動力手工制作的環節改成使用設備。如此,也增加了設備的采購量。
無論中國是否已經到達劉易斯拐點,必須承認的是:伴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低成本優勢正在逐漸喪失。按說,員工收入的提高應該與員工技能的提高、職業素質的提高同步,因為,只有企業多創造利潤,才有可能由企業與員工共享他們創造的財富。但是,輿論宣傳偏頗讓人感到,增加員工收入是應對物價上漲的必然舉措,是理所當然。至于增加效益,那就要看企業的“造化”與管理水準了,而印刷業恰恰因為供大于求處于工價持續下滑的階段,為此,企業主就感到了越來越大的壓力,選用設備來取代人工,既可提升效益,又可規避用工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也規避了由一個個活生生的員工帶來的種種不可避免的矛盾。
除了這兩條站得住腳的理由外,是否還有其他的什么理由,筆者尚不可知。
客觀現象 印刷設備或進一步過剩
筆者也曾就當下設備銷售如此火暴是否完全正常的問題征詢過有關設備制造商的意見,他們除了內心充滿竊喜也同樣認為似乎有點偏熱。
這幾年,中國印刷業的發展態勢很好,這固然有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帶來了對印刷需求的增加,但也有統計數據給人的假象。2009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我國印刷工業產值卻從上一年度的4750億元躍升至6689.5億元(見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2009年新聞出版產業調查報告》)。明明是以海外訂單為主要業務來源的南方印刷企業受到了嚴重打擊,但從數據上卻看不出。既然形勢一片大好,加大投入,爭取有新的發展也就成了正常心態。
但較少考慮新技術出現對印刷可能帶來的變化。電子書的漸趨普及、數字印刷的發展、提倡綠色印刷都不可避免地對傳統印刷帶來影響,在印刷處于劇烈變化的前夜,居然都泰然處之,依舊競相采購傳統設備,這不由得不令人詫異,如若市場由量變累積到質變,會否造成我國印刷設備的進一步過剩?
從眾心理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全國10萬余家印刷企業,魚龍混雜、層次不一,其間確有不少市場的“追隨者”,他們缺乏對市場應有的分析與判斷,人云亦云,難保不出現一哄而起的局面。
未來擔憂 設備持有量多、利用率低
筆者提出設備采購是否偏熱的問題,可能也屬杞人憂天,但對此有所警惕總比麻木不仁要好,總比一切成為既成事實然后又因為形勢變化而不得不再作調整要好。
在大革命年代,老一輩革命家經常談的是形勢與任務;在市場經濟的今天,企業家經常談的也應該是經濟發展的形勢與企業的任務。實事求是地說,就我國印刷產業的現狀來說,設備持有量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才是當務之急。
在印刷界有一句老話:“一班賠本、二班保本、三班贏利。”說的是為了有效攤薄固定成本,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是根本。但現在,由于印刷產能相對過剩,業務總量不足,加上員工感情上不十分愿意上夜班,實現的產量也相對較低,沒有夜班的情況在逐漸增多,設備的閑置產能在增加。與進一步引進設備相比,應該說,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才顯得更為迫切。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印刷設備看好包裝印刷及印后設備
印刷設備制造商為“印刷綠色”鳴鑼開道
印刷設備報告:需求回暖,替代人工
其一,已經公布的數據表明,2010年我國印刷設備的進口額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2.952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42.64%,其中印刷機進口額更是上升了56.53%。以多色平張紙膠印機為例,2010年的進口量從上年的574臺增至883臺。
比“十一五”期間年均進口660臺足足多了223臺,比2009年凈增309臺。
其二,由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今年4月在廣東東莞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廣東)國際印刷技術展覽會傳出的數據,本屆展會參展企業超過1200家,參展面積超過12萬平方米,實現交易額50億元,是4年前首屆展會10億元交易量的5倍。
主觀因素升級換代促購銷兩旺
如何看待這一購銷兩旺的局面?毫無疑問,有兩個原因引發的設備采購熱是正常的。
一是利用人民幣升值的機會完成設備的升級換代。
自“十一五”末開始,國家強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傳統的粗放型、外延型向集約型、效益型的方向轉變。要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設備自然是重要因素,而且完成了原始積累的那部分企業家,有能力進行設備的更新換代。何況,我國又正面臨著人民幣升值、國家對引進國內尚無法生產的高檔設備依然采取減免關稅的政策。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天賜良機,2009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不少發達國家至今尚未能走出困境,為了彌補發達國家的銷售空缺,供應商在中國市場上的銷售價格顯得較有彈性。既然有如此眾多的有利條件,本就打算開展技術改造的印刷企業當然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
二是勞動力成本的持續上漲迫使企業家加快裝備改造,把原本由勞動力手工制作的環節改成使用設備。如此,也增加了設備的采購量。
無論中國是否已經到達劉易斯拐點,必須承認的是:伴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低成本優勢正在逐漸喪失。按說,員工收入的提高應該與員工技能的提高、職業素質的提高同步,因為,只有企業多創造利潤,才有可能由企業與員工共享他們創造的財富。但是,輿論宣傳偏頗讓人感到,增加員工收入是應對物價上漲的必然舉措,是理所當然。至于增加效益,那就要看企業的“造化”與管理水準了,而印刷業恰恰因為供大于求處于工價持續下滑的階段,為此,企業主就感到了越來越大的壓力,選用設備來取代人工,既可提升效益,又可規避用工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也規避了由一個個活生生的員工帶來的種種不可避免的矛盾。
除了這兩條站得住腳的理由外,是否還有其他的什么理由,筆者尚不可知。
客觀現象 印刷設備或進一步過剩
筆者也曾就當下設備銷售如此火暴是否完全正常的問題征詢過有關設備制造商的意見,他們除了內心充滿竊喜也同樣認為似乎有點偏熱。
這幾年,中國印刷業的發展態勢很好,這固然有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帶來了對印刷需求的增加,但也有統計數據給人的假象。2009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我國印刷工業產值卻從上一年度的4750億元躍升至6689.5億元(見新聞出版總署公布的《2009年新聞出版產業調查報告》)。明明是以海外訂單為主要業務來源的南方印刷企業受到了嚴重打擊,但從數據上卻看不出。既然形勢一片大好,加大投入,爭取有新的發展也就成了正常心態。
但較少考慮新技術出現對印刷可能帶來的變化。電子書的漸趨普及、數字印刷的發展、提倡綠色印刷都不可避免地對傳統印刷帶來影響,在印刷處于劇烈變化的前夜,居然都泰然處之,依舊競相采購傳統設備,這不由得不令人詫異,如若市場由量變累積到質變,會否造成我國印刷設備的進一步過剩?
從眾心理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全國10萬余家印刷企業,魚龍混雜、層次不一,其間確有不少市場的“追隨者”,他們缺乏對市場應有的分析與判斷,人云亦云,難保不出現一哄而起的局面。
未來擔憂 設備持有量多、利用率低
筆者提出設備采購是否偏熱的問題,可能也屬杞人憂天,但對此有所警惕總比麻木不仁要好,總比一切成為既成事實然后又因為形勢變化而不得不再作調整要好。
在大革命年代,老一輩革命家經常談的是形勢與任務;在市場經濟的今天,企業家經常談的也應該是經濟發展的形勢與企業的任務。實事求是地說,就我國印刷產業的現狀來說,設備持有量決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才是當務之急。
在印刷界有一句老話:“一班賠本、二班保本、三班贏利。”說的是為了有效攤薄固定成本,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是根本。但現在,由于印刷產能相對過剩,業務總量不足,加上員工感情上不十分愿意上夜班,實現的產量也相對較低,沒有夜班的情況在逐漸增多,設備的閑置產能在增加。與進一步引進設備相比,應該說,調動員工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才顯得更為迫切。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印刷設備看好包裝印刷及印后設備
印刷設備制造商為“印刷綠色”鳴鑼開道
印刷設備報告:需求回暖,替代人工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