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不應忽略的幾點印前設計問題
2010-11-01 17:24 來源:上海印刷廠 責編:張健
- 摘要:
- 設計無非有兩類,當與現存作品關聯,成為改良性設計;當與幻想、未來關聯,即成為創造性設計。無論前者還是后者,設計總是離不開生活的積累,它是理性與感性的交融體。不能否認優秀的設計作品源于設計師具有“良好的心態+優越的生活+冷靜的思考+絕對的自信+深厚的文化”。促銷員、推銷員向客戶兜售產品,而設計師兜售的則是他自己。
設計師一定要自信,堅信自己的個人信仰、經驗、眼光和品味,推崇個性化,不為個性而個性。當然,堅持必須要有理由,若純粹為了嘩眾取寵,標新立異,那就大錯特錯了,設計師又不是一敲鑼,便吸引眾人的雜耍者。
數碼科技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傳統的紙、筆、圓規已被鍵盤、鼠標替代,復雜的運算、精密的制圖盡可由電腦完成,但與此同時,數碼時代對于激發靈感則具有災難性的意義,任何蠢笨的想法都可以處理得很專業,很花哨。一方面輔助設計師完成精彩的創意,一方面在吞噬他們的思想,使之惰于思考。優秀的設計師不能完全依賴于數碼科技。技術上再精再通,充其量只是一個制作者、熟練工。必須時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優秀的設計師,完善想法遠比更新手段重要。”懂得節流優勢,大約百分之八九十的事情其他人比你做得更好,不要讓過多的技術問題困擾我們,阻塞設計思維。
將文化與設計比喻成“根與植物”的關系也好,比喻成“地基與高樓”的關系也罷,總之,在于說明其緊密的程度。通常優秀的設計作品具有簡單的外在形式、深層的文化內涵。外行可能以一幅作品的“好看、不好看”來評判其優劣,而內行就會褪去一切漂亮外衣,探究實質。外衣可以換,但組成元素是否可以替代?元素與文化的關系?設計者為什么用這些元素,而不用那些?換了我進行此課題設計,我會如何考慮?如何選用元素?這些看似簡單的思考,被形式沖昏頭腦的設計師會很容易忽視。
我很強調設計師應了解設計與藝術的發展史。
人習慣于問為什么,當你中途開始看連續劇時,自然會問:“前幾集播了些什么?”設計師多學點“源文化”很重要,因為我們接受了設計中太多的“源分枝”。當你通曉了源文化,就可以撇開其他,再創造一條分枝。況且創造發現并不是憑空的。多了解源文化,可以幫助你少走彎路,少進死胡同,踩在前人肩膀上往高處爬,何了不為?有人說我完全不接受前人的某某主義、某某風格,走自己的路。殊不知,你現在拋開一切所走的路,前人可能早在一個世紀前就走過,而且這條路被歷史承認為行不通的。浪費精力,又浪費時間,得不償失。“了解大同,才能獨走邊緣。”
當然,多學源文化的優點不僅囿于此,那是在與大師們的思想溝通,借助大師的頭腦去思考問題。不是學他們那樣思考,而是學會如何思考。
我把信息、源文化統稱為“現有素材”。設計師與這些“現有素材”的關系相當微妙——若即若離,涇渭分明。既要時刻注意其動態,關注它,學習它,又要在某種時刻徹底拋棄它,忘得一干二凈,絕不藕斷絲連。這種時刻,就是設計師在從事某項課題設計,完成某套方案時,這時需要拋開一切“現有素材”,正如前文所說的“保持一方自己的天空,獨立思考。偶爾把自己封閉起來,做一做‘井底之蛙’”這時的翻閱、啟發,只能牽絆靈感的產生。因為平時的關注在大腦里早已進行了分解、整合、重組,成為了一種潛意識,是奇珍異寶。一旦設計時,它們就會源源不斷地被激發出來,厚積薄發,成為了屬于設計師自己的寶貴財富。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印前設計中應考慮的印刷工藝四大要素
印前設計與折頁工藝探究
如何提高標簽印刷印前設計和制版水平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