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數字化會讓中國期刊面貌一新
2010-09-29 09:54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報 晉雅芬 責編:張健
- 摘要:
- 第二屆亞太數字期刊大會將于10月14日~15日在浙江杭州舉行。此次會議由國際期刊聯盟、中國期刊協會主辦,杭州市政府、浙江省新聞出版局承辦,是繼2007年第36屆世界期刊大會在中國舉辦之后,中國期刊界迎來的又一國際盛會。此次會議的主題為“數字革新,期刊未來”,屆時,國內外嘉賓和代表將圍繞數字化這一世界期刊業共同面臨的熱點話題展開研討。
【CPP114】訊:第二屆亞太數字期刊大會將于10月14日~15日在浙江杭州舉行。此次會議由國際期刊聯盟、中國期刊協會主辦,杭州市政府、浙江省新聞出版局承辦,是繼2007年第36屆世界期刊大會在中國舉辦之后,中國期刊界迎來的又一國際盛會。
此次會議的主題為“數字革新,期刊未來”,屆時,國內外嘉賓和代表將圍繞數字化這一世界期刊業共同面臨的熱點話題展開研討。中國期刊數字化發展的現狀究竟如何,又面臨哪些問題?近日,《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期刊協會會長石峰。
期刊數字化處探索階段
記者:期刊業為什么要加快推進數字化發展?
石峰:首先,數字技術代表了出版業科技進步的方向。對期刊業來說,在數字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如何加快數字化進程關系著行業未來的發展。
其次,數字化為出版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數字化可以提升出版業的品質,對轉變發展方式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當前,出版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正處在關鍵階段,因此數字化能不能成功,對整個出版業包括期刊業下一步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再次,數字化為期刊業“走出去”開辟了新的途徑,加快了中國期刊的國際化進程。過去,很多刊物要進入國外圖書館是根本不可能的,通過數字出版,很多刊物已跨出國門、走向世界。比如,中國知網的海外機構用戶已遍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500多家用戶。未來,數字出版將有可能重組中國媒體的格局,使中國媒體產生新的造血功能,并進一步拓寬中國媒體國際化的渠道,創造出新的媒體發展空間。
此外,數字化是提升期刊業社會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手段。盡管中國期刊的總量已經達到31.5億冊,但覆蓋面、影響力仍然與世界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完全靠紙介質增加發行量來擴大傳播力、影響力、覆蓋面,潛力已經非常有限,結合數字出版能夠起到雙管齊下、效果加倍的作用。
記者:中國期刊數字化發展的現狀如何?
石峰:數字化技術近10年的發展猶如一場旋風,凸顯了媒體業的創新實踐,令人欣喜。在期刊方面,其數字化出版也進入快速發展期。同時,期刊數字化產業形態初步成型。在數字化發展過程中,以內容為基礎,依靠技術創新、產業融合,產業形態經過多年的探索已經逐漸清晰,初步找到了適合自身發展的運營模式。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維普資訊、龍源期刊等為代表的數字期刊企業初步形成品牌效應。目前,整個數字期刊出版正在向在線期刊、開放存取、數據庫等形態發展并逐步完善,在培養用戶閱讀習慣的過程中,將逐步建立持續有效的贏利模式。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盡管目前期刊的數字化發展處于上升期,但這種發展仍然處于探索階段,期待著新的突破。
數字化發展遇三大難題
記者:期刊在數字化發展中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又要尋求哪些方面的突破?
石峰:我認為遇到了三大難題。一是贏利模式依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贏利模式是期刊數字化發展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沒有良好、成熟的贏利模式,數字化不可能持續向前推進。二是存在版權糾紛。如果版權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將對期刊數字化今后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阻礙其健康發展。三是數字化發展的人才相對不足。從很多刊社數字化發展的路徑來看,往往是先有技術,然后為技術附加內容,而不是自身發展后對技術提出要求。技術方面的人為推銷產品和技術說得頭頭是道,而做期刊的人對數字技術了解不深甚至不理解,這種狀況從一個層面也反映出期刊業技術人才缺乏的現實。這三大難題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解決,勢必影響期刊事業的發展。
記者:期刊數字化發展成功的標準是什么?
石峰:期刊數字化做得成功不成功,我認為有3個標準。一要看數字化是不是擴大了雜志的覆蓋面和傳播力,二要看是不是推動了刊社的轉型升級,三要看是否贏利。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