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金融風險為收益
2010-04-09 10:35 來源:新理財 責編:樂軒
- 摘要:
- 雖然由于信息的不確定性,企業無法判斷利率增加多少,但是從貨幣政策委員會等其他動向上,卻可以判斷出某一階段的趨勢。此外,利率產品一定要有結構性,10年至15年的長期利率最好不要做,因為價格是波動的,有貶值的風險。
【CPP114】訊:從管理的角度看,公司治理必然存在著風險。企業對于風險的態度,需要理性而全面。如果所有的風險都被“管”住了,企業也就沒有效率了。正如創業板的存在,雖然從風險控制角度看沒有做到盡善盡美,卻保持了一種向有序風險管控轉換和發展的動力。
把握戰略航向
在企業金融管理中,首先要把控的是戰略,這是企業船艦躲避“暗礁”、確保大方向的關鍵。只有在正確的戰略引導下,才談得上各種技術手段。而判研國家經濟形勢,明確企業大環境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未來走向,則是制定戰略的前提。
金融危機之后,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雙重刺激下,中國經濟開始企穩回升。然而,貨幣投放速度過快也帶來了新的金融風險。2010年初始,央行大力回收流動性,銀監會限制貸款發放數量與節奏,政府專項監管部門已經開始聞風而動。
某外貿型央企的CFO趙華表示:“在這一輪經濟中,應對金融風險最大的‘暗礁’是對政策的預估、理解和把握不準確。他認為,目前我國融資渠道比較窄,由于企業信用體系不完整和融資體系并不健全,在貨幣從緊的趨勢下,可能出現企業與銀行簽訂了有信貸額度的授信卻提不出款,現金流動性受到嚴峻的考驗。此外,銀行的貸款政策不可避免地受到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貸款評估中的行業整體風險、企業個體風險與項目風險三級評估政策,嚴格限定了貸款企業的范圍。因此,企業必須做好判斷:企業的前景是什么?在銀行的信譽度如何?銀行會提供多少支持?特別是經濟狀況不甚明朗時期,企業在判斷未來的增長時,必須把政府的政策考慮進去。
劉巖是一家制造型央企下屬財務公司的總經理,他所領導的財務公司掌控著高達600億元人民幣的金融資產,相當于兩個中級城市商業銀行。對集團來說,財務公司扮演著企業“內部銀行”的角色;對銀行來說,他們又是企業方的代表。2008年到2009年的復雜經濟環境中,劉巖帶領的財務公司為企業贏得了巨大效益。在談到近兩年的成績時,劉巖將“穩健”當作制勝法寶,而“穩健”的前提,就是對大環境的準確判斷。
明確投資重點
劉巖認為,投資趨勢比投資產品更重要。“從公司理財的角度來說,用錢做項目,必須看大趨勢,看不清楚的就不要做。”正如股神巴菲特投資比亞迪,即便比亞迪的汽車不是最好的,但電池卻是一流的。跟著趨勢走,投資就不會輸,只是多賺一些和少賺一些的差別。“企業的投資一定要關注效率,在經營管理上保持正向的現金流和充沛的資金,只有自身現金流充足,才能彌補或有的損失并為下一步經營做好準備”。
2009年,銀行信貸理財產品出現了井噴。據晉益財富統計,2009年1月至7月,銀行信貸理財計劃共發售1000多款,而2008年同期不足900款。而在這種“資產證券化”操作的過程中,存量資產打包漸成主流。
趙華表示:“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是基于銀行的貸款或交易,存量資產打包通過把收益率提高吸引投資者的關注,但如果貸款本身存在缺陷,則是向投資者轉嫁了風險。”而這種曾被商業銀行奉為“一箭多雕”的上上策也于2010年初被銀監會發文禁止。
劉巖則表示,對于企業來說,有很多辦法控制投資風險。“真正的風險控制,在于制度的設計和執行。對于任何一個擬投資的項目,第一步都是要做綜合評價或盡職調查。評價有很多方式。按照正常的邏輯,要先看行業,看該行業在國內是不是重要行業;進一步看市場份額,是否有人認知,從認知到形成商業價值需要多長時間。通常來講,國外的風險計量工具在國內用不上,股市晴雨表不明顯,部分投資人對經濟是否向好穩定并不是很有信心。所以在2009年年底出現了報表業績亮麗的銀行股領跌的怪現象。”
設計合理結構
目前,我國金融產品日益豐富,這為CFO們更好地避開金融“暗礁”提供了條件。
2008年,當股市漲到5000多點的時候,趙巖果斷地將投入股市的所有資金全部撤出,轉戰債市。“因為股市與基本面已經嚴重背離了,我們不會去掙最后一分錢。股市強,債市就肯定弱,我們轉去拿債,反倒很便宜。這是一個資產匹配的思路。”劉巖說。
趙華也表示,不是所有的金融品應聲齊漲,在漲與跌的交錯中,關鍵是設計出合理的金融產品結構,股權投資與債權投資結合、長債與短債匹配。“東方不亮西方亮。”
利率變化將直接影響到企業尤其是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收入。對于企業來講,支出是剛性的,而收入則是彈性的。“所謂降本增效,降到一定程度后再降,質量就要出問題了。因此,企業要更多地關注收入。”趙華認為,利率、匯率和稅率,都直接與企業收入相關,就看企業在經營中如何匹配。
雖然由于信息的不確定性,企業無法判斷利率增加多少,但是從貨幣政策委員會等其他動向上,卻可以判斷出某一階段的趨勢。此外,利率產品一定要有結構性,10年至15年的長期利率最好不要做,因為價格是波動的,有貶值的風險。
對于可轉換債券的使用,趙華表示,已經有很多企業在著手調整了。發債的目的是融資,但企業并不想把股本擴得很大,往往選擇回購還債的方式來處理。
而票據貼現業務,其實質屬于短期融資,銀行承兌是基于企業的信用。如果企業拿著票據貼現長期占用,一旦資金出問題,還不上應付賬款,就會出現連鎖反應,連帶著銀行一塊陷入困境。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
中行推出B2B電子商務服務 完善金融服務體系
金融時報推iPad應用 年訂閱費190美元
把握戰略航向
在企業金融管理中,首先要把控的是戰略,這是企業船艦躲避“暗礁”、確保大方向的關鍵。只有在正確的戰略引導下,才談得上各種技術手段。而判研國家經濟形勢,明確企業大環境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未來走向,則是制定戰略的前提。
金融危機之后,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雙重刺激下,中國經濟開始企穩回升。然而,貨幣投放速度過快也帶來了新的金融風險。2010年初始,央行大力回收流動性,銀監會限制貸款發放數量與節奏,政府專項監管部門已經開始聞風而動。
某外貿型央企的CFO趙華表示:“在這一輪經濟中,應對金融風險最大的‘暗礁’是對政策的預估、理解和把握不準確。他認為,目前我國融資渠道比較窄,由于企業信用體系不完整和融資體系并不健全,在貨幣從緊的趨勢下,可能出現企業與銀行簽訂了有信貸額度的授信卻提不出款,現金流動性受到嚴峻的考驗。此外,銀行的貸款政策不可避免地受到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貸款評估中的行業整體風險、企業個體風險與項目風險三級評估政策,嚴格限定了貸款企業的范圍。因此,企業必須做好判斷:企業的前景是什么?在銀行的信譽度如何?銀行會提供多少支持?特別是經濟狀況不甚明朗時期,企業在判斷未來的增長時,必須把政府的政策考慮進去。
劉巖是一家制造型央企下屬財務公司的總經理,他所領導的財務公司掌控著高達600億元人民幣的金融資產,相當于兩個中級城市商業銀行。對集團來說,財務公司扮演著企業“內部銀行”的角色;對銀行來說,他們又是企業方的代表。2008年到2009年的復雜經濟環境中,劉巖帶領的財務公司為企業贏得了巨大效益。在談到近兩年的成績時,劉巖將“穩健”當作制勝法寶,而“穩健”的前提,就是對大環境的準確判斷。
明確投資重點
劉巖認為,投資趨勢比投資產品更重要。“從公司理財的角度來說,用錢做項目,必須看大趨勢,看不清楚的就不要做。”正如股神巴菲特投資比亞迪,即便比亞迪的汽車不是最好的,但電池卻是一流的。跟著趨勢走,投資就不會輸,只是多賺一些和少賺一些的差別。“企業的投資一定要關注效率,在經營管理上保持正向的現金流和充沛的資金,只有自身現金流充足,才能彌補或有的損失并為下一步經營做好準備”。
2009年,銀行信貸理財產品出現了井噴。據晉益財富統計,2009年1月至7月,銀行信貸理財計劃共發售1000多款,而2008年同期不足900款。而在這種“資產證券化”操作的過程中,存量資產打包漸成主流。
趙華表示:“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是基于銀行的貸款或交易,存量資產打包通過把收益率提高吸引投資者的關注,但如果貸款本身存在缺陷,則是向投資者轉嫁了風險。”而這種曾被商業銀行奉為“一箭多雕”的上上策也于2010年初被銀監會發文禁止。
劉巖則表示,對于企業來說,有很多辦法控制投資風險。“真正的風險控制,在于制度的設計和執行。對于任何一個擬投資的項目,第一步都是要做綜合評價或盡職調查。評價有很多方式。按照正常的邏輯,要先看行業,看該行業在國內是不是重要行業;進一步看市場份額,是否有人認知,從認知到形成商業價值需要多長時間。通常來講,國外的風險計量工具在國內用不上,股市晴雨表不明顯,部分投資人對經濟是否向好穩定并不是很有信心。所以在2009年年底出現了報表業績亮麗的銀行股領跌的怪現象。”
設計合理結構
目前,我國金融產品日益豐富,這為CFO們更好地避開金融“暗礁”提供了條件。
2008年,當股市漲到5000多點的時候,趙巖果斷地將投入股市的所有資金全部撤出,轉戰債市。“因為股市與基本面已經嚴重背離了,我們不會去掙最后一分錢。股市強,債市就肯定弱,我們轉去拿債,反倒很便宜。這是一個資產匹配的思路。”劉巖說。
趙華也表示,不是所有的金融品應聲齊漲,在漲與跌的交錯中,關鍵是設計出合理的金融產品結構,股權投資與債權投資結合、長債與短債匹配。“東方不亮西方亮。”
利率變化將直接影響到企業尤其是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收入。對于企業來講,支出是剛性的,而收入則是彈性的。“所謂降本增效,降到一定程度后再降,質量就要出問題了。因此,企業要更多地關注收入。”趙華認為,利率、匯率和稅率,都直接與企業收入相關,就看企業在經營中如何匹配。
雖然由于信息的不確定性,企業無法判斷利率增加多少,但是從貨幣政策委員會等其他動向上,卻可以判斷出某一階段的趨勢。此外,利率產品一定要有結構性,10年至15年的長期利率最好不要做,因為價格是波動的,有貶值的風險。
對于可轉換債券的使用,趙華表示,已經有很多企業在著手調整了。發債的目的是融資,但企業并不想把股本擴得很大,往往選擇回購還債的方式來處理。
而票據貼現業務,其實質屬于短期融資,銀行承兌是基于企業的信用。如果企業拿著票據貼現長期占用,一旦資金出問題,還不上應付賬款,就會出現連鎖反應,連帶著銀行一塊陷入困境。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
中行推出B2B電子商務服務 完善金融服務體系
金融時報推iPad應用 年訂閱費190美元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