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缮爬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用戶名
  • 密碼
  • 產品
供應
求購
公司
資訊
展會
評論訪談專題話題印搜動態
國內國際環保視頻產品導購
活動展會設備印品世界
行業動態企業動態營銷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統計商機
印前印中印后包裝器材耗材油墨
膠印數碼標簽CTP紙箱創意絲印柔印其他
展會專題企業專題資訊專題技術專題
文化人物社會
展會預告會議預告展會資訊國內展會國際展會推薦展會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您當前位置: CPP114首頁> 新聞頻道> 國內> 正文

電子書催生閱讀革命 互聯網將迎來第三次浪潮

2010-04-08 14:43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責編:Victoria

摘要:
此外,大唐電信把電子書作為戰略級產品,華為既做電子書終端也做電子書的集成解決方案,中國出版集團和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則分別推出自有品牌電子閱讀器。國內最大的雜志閱讀網站龍源期刊網在去年底推出了“龍源閱讀器”。 有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電子書市場上的企業將從去年的不足30家,增長到400多家。

  接著,丈夫看到文章里描述到的國家或地區,點一下,地圖與歷史簡介立刻透過網絡躍然紙上。

  午飯后,丈夫出門經過書店,看見架上幾本藝術類書籍,用電子書對著書背條形碼“刷”幾下,一分鐘不到,全部內容就下載到電子書里。

  最后,兩人決定坐火車到郊外散心,車廂內丈夫順手拿筆在電子書上處理公事;快到目的地時,電子書還會貼心傳來附近好吃好玩的旅游信息。

  什么被改變?

  電子閱讀對教育、出版、傳媒等行業未來的影響,實在是有著無限的想象空間。

  教師不必把時間浪費在黑板上寫講義抄題目,而是直接將作業的電子文檔,發送到學生的電子書上。學生完成作業后,直接以電子郵件發送給教師。

  學生們從此可以拎著時髦、超薄的電子書閱讀器去上學,不必再理會沉重的書包。他們可以花30%或者更低的價格,購買教材電子版一學期的使用權,到期后拷貝會自動刪除。在電子書中,可以嵌入視頻,還可以為學生提供互動功能和自我測驗。

  一些專家預言,很可能在接下來的10年內,美國絕大多數的大學生——甚至包括很多中小學生——都會通過某種電子設備閱讀教材,而不是使用紙質書籍。那將會對師生產生深遠影響,更不用說給市值99億美元的教材出版業帶去沖擊了。

  美國一名專家預計,用不了多久,“一些勇于創新的大學”就會要求大學新生配備蘋果的iPad,并督促教授們用iPad來備課。“變革是無法回避的。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電子書甚至被稱作傳統媒體的救星。人們可以訂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報紙,然后無線接收到自己的kindle上。也許以后許許多多的報紙都得靠電子書活著。

  Kindle最可怕之處,不在于它是一種閱讀器,更在于它背靠著的亞馬遜無線網絡服務。在線下載30萬種書籍,這在中國目前沒有一家可以做到。

  Kindle還有一個盈利模式,是對網上本來免費的東西(比如新聞和博客)提供方便的下載,以E-ink悅目的顯示為誘餌,讓大家付費購買。

  繼學校、書房之后,下一個被改變的將是辦公室。

  開會時,所有人都拿著電子書到會議室,秘書在電腦上按下enter鍵傳輸,同事們的電子書立刻出現報告文件?偨浝碚f到哪兒,你眼前的電子書自動翻頁。會議結束后,你在上面寫下追蹤事項,一按就傳回總經理的E-mail;寄出前,窗口還跳出來問你:“要不要印出來?”

  無縫閱讀

  “看過帶電子墨水的電子書,非常有質感,比電腦屏幕舒服多了,等價格降下來,肯定要流行大爆發,人手一本。到時地鐵里都不抱著手機看了,全抱著板磚。”一名網友以調侃的方式預言。

  互聯網興起后,人們的閱讀變得快速、大量和膚淺,而電子書設備有可能讓人們重新回到紙質書時代的專注、深入和遐思。當然,這不會是一種簡單的回歸。

  你可以隨時進入不同分類的在線讀書會,在那里你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你們可以在線交流自己對每一本書的讀后感,或者建立起興趣小組。“如此說來,豈不都能開網上讀書會了?立斃豆瓣!”有人發出這樣的驚嘆。

  《財經》雜志原主編王爍近日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篇《Kindle書讀記》,記錄掌上電子書給自己帶來的改變。他沒有使用Kindle閱讀器,而是把Kindle書下載到自己的iphone上閱讀。所謂Kindle書,是通過特定軟件從亞馬遜網站上購買的電子書。一般9.9美元一本,比美國的紙質書要便宜一半。

  去年7月,王爍從亞馬遜上購買了第一本Kindle書,到現在他在8個多月時間里買了20本書,并且讀完了其中19本。同時,還可以讀上百個Google Reader訂閱項。而這些都是在工作之外完成的。

  “如果不是Kindle書幫忙,實現隨時隨地的無縫閱讀,我讀不了這么些書。”王爍寫道,“讀書是一種奢侈。感謝 Kindle書,讓我消受得起這種奢侈。”

  毫無疑問,如果書迷們真正愛上了這種新的閱讀,那將會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與商業價值。

  據美國iSuppli市場調查公司的預測,2010年中國電子書出貨量將達到360萬個,比2009年的210萬大增70.7%;到2014年,中國市場的電子書出貨量將達到前所未有的1760萬個。

  Kindle誕生記

  曾寫過《肖申克的救贖》的現代恐怖懸疑小說大師史蒂芬·金,在去年決定將他的最新一部作品放到亞馬遜新推出的Kindle 2里,以電子書的形式推向市場,并且——不發行傳統紙本!

  Kindle在2007年11月剛推出時,前景曾一片迷茫。亞馬遜CEO杰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這個新型電子閱讀器身上,可謂押了一個大賭注。

  跟此前的松下和索尼一樣,亞馬遜這一產品使用的,也是一種名為E-ink(電子墨水)的黑白顯示屏。在一個彩屏橫行無忌的時代,亞馬遜要走回去做黑白屏,這聽著多少讓人匪夷所思。

  《紐約時報》當時訪談了一些“熟悉 Kindle 的人士”,其中幾位表示用它來上網是個“不良的體驗”,另外有人則表示 Kindle選用獨家的格式是個錯誤決定。

  所有這些,沒有擊垮貝佐斯的信心。整個項目從醞釀到實施,據說一共花了三年時間。

  讓kindle不存在

  貝佐斯從一開始就努力不把Kindle看作一款數碼產品。“那是一本真正的書,賦予使用者最真實的閱讀質感,讓人們忘記自己盯著的只是一塊6英寸屏幕。” 他解釋說,從設計的角度來看,讓Kindle越快“消失”越好。換句話說,要盡力簡化功能,讓用戶在使用時忘記Kindle的存在,而專注于所閱讀的內容。 所有這些努力,都是為了讓Kindle看上去更像一本紙質的書。

  貝佐斯從蘋果公司挖來設計師,成立Lab126設計公司,“模仿”實體書。例如:怎樣的屏幕大小,要配上什么樣的字體與間隔,才符合傳統閱讀習慣。“甚至,細到連邊框要空多少距離,都花時間研究。” 然后,貝佐斯將無線傳輸技術整合進來,讓讀者花不到一分鐘時間,就能用9.99美元的統一價格,從網上直接下載書。

  據說,連貝佐斯也摸不準消費者是否喜歡Kindle,因此前期只生產了少量放在亞馬遜上賣,想不到被搶購一空,消費者只能提前下單,客觀上形成了“饑渴”的營銷態勢。

  2009年2月,亞馬遜推出更完美的Kindle2后,銷量增長更迅猛。Kindle“正在成為圖書世界的iPod”,其銷售額在2010年可能達到10億美元。

  出版業的拯救者?

  Kindle第一版上市時,美國《新聞周刊》刊發報道《閱讀的未來》,將貝佐斯手捧Kindle的形象作為封面發表。而貝佐斯在接受采訪時頭一句就打算給未來的閱讀下定義:“這是一本書,Kindle的目標是要達到電子閱讀跟紙質圖書一樣的視覺境界。” 相比起索尼和松下等老牌廠商,亞馬遜獲得成功的真正原因還在于強大的內容服務——Kindle是全球首款支持無線下載圖書的電子書閱讀器。 國內豆瓣Kindle小組用戶發表了他們的切身體會:“相比硬件配置,我們認為Kindle的網絡服務功能更加吸引人。”

  在美國,一本普通的書籍要賣20美元至30美元,在亞馬遜上則便宜一些,但也要賣到15美元至20美元。消費者通過Kindle,只需要9.9美元就可以下載一本書,遠比購買傳統書籍便宜。在美國,圖書版權保護得比較好,消費者很難在互聯網上下載到免費的沒有版權問題的書。

  專業網絡雜志《Fast Company》已經預言:“出版業會消失不見⋯⋯就像寒武紀的三葉蟲。”傳統出版業已有500多年的歷史,而亞馬遜成立不過十余年時間,但已被看成暮氣沉沉的出版業的拯救者。

  成為下一個上網本?

  Kindle帶動了整個市場,成了亞馬遜絕對的明星。美國網絡雜志Slate主編雅各布·威斯伯格(Jacob Weisberg)3月22日撰文高度評價Kindle,稱其將改變這個世界。如今在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的文字里,貝佐斯竟已和在15世紀把活鉛字印刷術帶入歐洲而聞名的古騰堡相提并論。這跟Kindle在2007年年底剛推出來時遭遇的一片質疑之聲,形成鮮明對比。

  亞馬遜的對手也意識到了這種壓力。終于,連一度認為“人們已不再閱讀”的喬布斯也按捺不住,祭出了撒手锏——功能更為強大的平板電腦iPad,食言而肥地挺進這一市場。iPad具備電子書功能,很可能對Kindle帶來沖擊。

  據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預測,2009年美國電子書閱讀器銷售量為300萬,而2010年的銷售量將會飆升至1000萬。從2年多前亞馬遜推出Kindle,到今天越來越多的廠商卷入其中,電子書市場將會在今年出現爆發式增長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2010年或許將被冠以“電子書元年”,記入歷史。

  掌上烽煙欲起時

  13億人口,蘊藏著多么誘人的市場潛力。蜂擁而入的各方力量,已經營造出如火如荼的盛況,一場看不見的烽煙在中國電子書市場即將蔓延。

  “2010年,電子閱讀器市場將是全面進軍無線網絡的一年,也是各個廠商搶占低端市場的一年。”3月16日上午,在深圳的電子紙技術大會上,新聞出版總署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魏玉山,如此描述中國的電子閱讀器市場。

  就在魏玉山作出上述論斷之際,深圳的電子閱讀器會展上正彌漫著一股緊張的熱鬧氣息。這個被譽為“目前全球范圍內在電子閱讀器領域唯一最專業的高端會議”,吸引了亞太地區眾多知名企業,他們迫不及待地展示著最新的電子紙技術、電子閱讀器產品以及內容和服務。

  其中,目前唯一能夠批量供應電子紙的元太科技攜E-ink發布軟性、彩色以及具觸控功能的電子紙產品,并展示其與子公司Hydis共同開發的軟性ARD電子紙顯示器。中國“數字版權老大”方正,則在推出“文房”3G閱讀終端的同時,宣布要打造“飛閱無限”整體解決方案,力圖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無線閱讀服務。而作為內容平臺廠商代表,中文在線推出了手持閱讀業務,要為手持閱讀器廠商提供內容資源、下載平臺、行業銷售、運營商合作等全方位的服務內容。

  制造廠商、運營商和內容提供商等產業鏈不同角色同臺競演,這讓天津津科董事長李慶誠感覺“找到了組織”。 天津津科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由南開大學與香港龐進集團合資興辦,主要從事“電子書”等移動信息平臺、終端及各種應用軟件的研制與開發,并于2000年推出第一本閱讀不耗電電子書。

  已經“游蕩”了十年的李慶誠,3月16日對著出席“2010世界電子紙技術大會暨電子閱讀器展覽會”的政府高層和企業感嘆:“終于我們電子書業有這么一個會議!”不過,他也表示疑惑,“這個蛋糕到底能做多大?這個產業遠沒有成熟,說萬里長征走出第一步都會有點過”。

  來自不同調研機構的數據均認為,中國電子書市場的成長將是最大熱點。美國權威顯示器研究機構Display Search一份最新關于電子書的研究報告說,2010年中國的電子閱讀器市場規模將從2009年的80萬臺躍升至300萬臺,達到全球市場的20%,并在2015年之前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閱讀器市場。

  漢王,一騎絕塵?

  3月16日當天,北京的世紀金源大酒店內,“漢王科技”正舉行上市酒會,似與南方展會盛況遙相呼應。

  漢王科技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專注于“以模式識別為核心的智能人機交互”技術應用的軟件公司。2008年底,漢王推出首款“名為電紙書”的電子書閱讀器時,美國亞馬遜的Kindle因為過于熱銷,消費者甚至需要提前下單,那時kindle上市還不到一年的時間。而中國此前的電子閱讀器廠商,卻一直默默地守著年總銷量不足10萬臺的小眾市場。

  Kindle的成功能否復制?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那時并沒有十足把握,但行伍出身的他愿意豪賭一把:2008年底全球金融危機時招聘大量銷售人員,在全國鋪設經銷網點,斥資1億元進行廣告宣傳。

  2008年9月中國神七火箭上太空時,航天員手上拿的“漢王電紙書”,也深深烙在全中國13億人心中。“漢王電紙書”的廣告宣傳遍布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以及街頭燈箱,甚至一度在餐廳和寫字樓的衛生間里也可以看到。

  “我們是家私營企業,花每一分錢都要仔細掂量。”在2009年的3、4、5三個月,每月投800萬廣告費的劉迎建,每天堅持看消費者反饋,他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采訪時坦承:“好在銷售額超過了我們的廣告投入,市場也開始認知我們的產品了。”

  漢王花大價錢為手持閱讀器做廣告,這使得早于漢王生產電子書的津科、金蟾、博朗等中國公司,終于迎來了市場的快速啟動,但他們也不得不面對這個橫沖直撞的競爭對手。比如,金蟾公司總經理楊洪就表示也要加大對宣傳的投入,而天津津科在海外的代工市場,則被 “漢王電子書要像中國餐館一樣,像水一般覆蓋全球市場”的中國同行擠壓。

  漢王的機會畢竟來了。這個由劉迎建本人親自掛帥,投入數百名研發和工程技術人員的“一號工程”給漢王帶來了不錯的回報。2009年時,漢王科技銷售收入5.71億元,其中電子書占68%,此前漢王的年銷售一直在3億元左右。

  在中國的電子閱讀器市場上,漢王占領了95%的份額。3月3日登陸深交所中小企業板時,其發行價為41.9元,對應市盈率為68.69倍,首日收盤價82.11元,漲幅達到95.97%。3月12日,即上市后的第8個交易日,其股價一度最高沖至113.70元。“先發制人,后發則制于人。”劉迎建說。

  在產業和資本市場上風光無限的漢王,開始鎖定世界500強大企業的目標。

  群雄逐鹿待有時

  從小就想爭第一的劉迎建是個急性子,說話快、走路更快,而且敢沖。2009年7月,漢王的策略顧問、來自臺灣的解建新建議要增加電子書的研發人員,剛說完,劉迎建立刻拿起電話要主管下個月找來50個研發工程師。

  那時的漢王,正遭遇競爭對手們的圍追堵截,僅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就給了劉迎建不小的壓力。

  2009年3月,中國移動正式在浙江設立閱讀基地,宣布5年內投資5億元推進手機閱讀基地建設,定制TD閱讀器,并在內容、終端和渠道上全面拓展。10個月后,由華為承建的中國移動手機閱讀業務已經商用。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高調宣布將介入移動閱讀。

  在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張亞男看來,電信運營商具有豐富的內容、渠道、用戶、合作伙伴資源積累,對產品鏈的整合能力較強,且通過深度定制可以有效解決電子書終端的問題,因此其主導的電子書市場發展模式較具發展前景。

  中國移動控股子公司卓望信息執行總裁鄭朝暉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也毫不諱言中國移動所具備的渠道優勢和強大的運營能力。

  對于中國移動的能量,劉迎建同樣洞若觀火。“TD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就是用戶可以用上新東西,現在看來3G殺手級應用之一就是數據,壞事可能是壟斷。”在跟移動的合作中,他明顯感覺到對方“進取心很強”。

  然而,“進取心很強”的企業并不在少數。比如,數字出版企業方正集團就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文房電子書。這款由方正集團旗下方正飛閱公司和中國移動旗下卓望信息公司合作的電子書,已于去年12月正式上市,“文房將隨著中國移動G3系列產品在國內鋪貨進入到各地銷售。”方正集團高級副總裁、方正飛閱傳媒董事長方中華說。

  曾經在2003年就推出“君悅天下”手持閱讀器的方正,此次重回電子書市場顯然有著更加長遠的打算。比如眼下,方正就試圖建立產業聯盟,聯合作家、出版機構、運營商、硬件廠商和技術提供商等產業鏈上的參與者,共同研究基于中文的格式標準、版權保護標準、定價原則,并希望由聯盟來推動政府進行立法和提供資金扶持。早在推出“文房”之前,方正集團所出品的方正阿帕比(Apabi)電子書及數字圖書館系統,就被當作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出國訪問的外交“國禮”。

  此外,大唐電信把電子書作為戰略級產品,華為既做電子書終端也做電子書的集成解決方案,中國出版集團和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則分別推出自有品牌電子閱讀器。國內最大的雜志閱讀網站龍源期刊網在去年底推出了“龍源閱讀器”。 有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電子書市場上的企業將從去年的不足30家,增長到400多家。
 
分享到: 下一篇:上海電氣印刷包裝機械集團銷售公司考察勵華彩盒、瓦楞展
  • 【我要印】印刷廠與需方印務對接,海量印刷訂單供您任意選擇。
  • 【cpp114】印刷機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對接,讓客戶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購低于市場價5%-20%的印刷耗材,為您節省成本。
  • 【印東印西】全國領先的印刷品網上采購商城,讓印刷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