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缮爬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用戶名
  • 密碼
  • 產品
供應
求購
公司
資訊
展會
評論訪談專題話題印搜動態
國內國際環保視頻產品導購
活動展會設備印品世界
行業動態企業動態營銷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統計商機
印前印中印后包裝器材耗材油墨
膠印數碼標簽CTP紙箱創意絲印柔印其他
展會專題企業專題資訊專題技術專題
文化人物社會
展會預告會議預告展會資訊國內展會國際展會推薦展會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印刷包裝絲印
您當前位置: CPP114首頁> 新聞頻道> 國內> 正文

超五成民營書店已倒閉

2010-01-25 09:43 來源:北京商報 責編:樂軒

摘要:
如今,民營書商已然處在了一個尷尬的地位,年輕的民營書商不但很難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而且沒有可以和新華書店競爭的資源成本和與網絡書店較量的進價折扣,還要面對讀者通過圖書館、網絡、電子閱讀器等渠道分銷出去的圖書購買群體,民營書商剩下的只有無奈。

  【CPP114】訊: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記(上下)》售價定價47.2元的5折,即23.6元。甚至在該網站特價書中,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小波全集》僅需3.5折就可購得。鄭大姐告訴記者,自己并不希望把價格放下去。價格每降低一點,她賺的就更少。但是面對網上圖書銷售進貨的更低折扣,鄭大姐能做的就只有妥協。

  低價正是網絡書店崛起的“殺手锏”。據記者了解,目前卓越、當當等網絡書店占到了出版社及文化公司30%以上的發行量,僅磨鐵圖書策劃《明朝那些事》在網上的銷售就近百萬本。法制出版社的相關負責人更是明確表示,目前網上書店銷售量占到了該社1/3以上的份額。此外,記者從出版業界資深從業人員處獲悉——卓越、當當的影響力已經具備了和出版社討價還價相抗衡的“議價”能力,而這是民營實體店書商連想都未曾想過的事情。

  除了可以獲得較低的進價折扣,網絡書店對讀者的人性化服務更讓傳統出版分銷商如履薄冰。在當當網可以按圖書內容、作者、出版社檢索,可以看到圖書封面、圖書版本介紹、讀者評論、購買此書讀者還購買過的產品,甚至處理器通過對購物者之前購買記錄的分析,智能推薦相關讀物。當當網更是推出了“在線讀書”,實現免費閱讀,銷售火熱的《明朝那些事》全套6部都可以在線閱讀。

  無怪乎李棚昆感嘆,現在是讀書不買書時代。他認為,“正是許多人都到網上、圖書館看書了,所以來我這買書的人越來越少”。

  而五花八門的圖書設計滿足了差異化讀者的需求,網絡銷售商自然賺得盆滿缽滿。

  北京印刷學院教授葉辛認為,雖然不能單一地將實體書店經營不好歸罪于網絡銷售,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信息社會,網絡對于傳統出版銷售流程的影響程度是不小的。關鍵是,這種影響的最終結果是導致實體書店的消亡還是有助于傳統出版銷售流程的改進,還值得進一步觀察。

  未來八成民營書店將會倒閉

  “80%的民營書店將會倒閉。”不知什么時候這一論調已經開始在媒體間盛行起來,而相關專家認為,目前國內的各大城市中基本都有書城和圖書大廈,民營企業如果再投資大型書城,其成本將會更高,完全沒有優勢可言。一位在上海經營了多年民營書店的老板坦言,上海的民營書店壽命似乎還很少有超過8年的,一般5年內就要倒閉。

  轉型時期的中國經濟、不斷改革的中國出版業,面對風起云涌的出版市場變局,這些民營書店究竟該何去何從?

  中國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民營全國性連鎖書店——席殊書店遍布30個省市自治區的400多座城市,然而現在其600余家加盟店或是倒閉,或是更換招牌;上海聲名鵲起的明君書店有過22家直營店、10家加盟店、逾13萬會員的繁盛時期,最終卻拖欠職工7.3萬元工資,而被法院強制關門;曾把分店開到王府井[34.280.00%]的“思考樂書局”,先后被牽連進7樁銀行“討債”案件,涉案本金超過5000萬元,最終因財務問題被收購。這些“鮮活”的案例,再次讓人相信,“加盟連鎖”模式對于書店而言,幾乎是一個不祥的讖語。

  窗邊舒服的大沙發、別致的桌椅、大院子,以及張廣天、嚴歌苓、查建英等文化名人的沙龍,構成了一家幽靜的小店。讀書已經成為一種奢侈的享受。這家書店是許知遠、蘇絲黃、楊文軒等十幾位各有專長的股東創辦,把單向街書店辦成了“專業傳媒書店和高水準文化沙龍的結合體”。3個分店的書量之和不過3萬本,卻都是精心挑選的文化圖書。即便是如此美好的購書環境,開張至今股東對“單向街”的投入已逾100萬元,但現在依舊月虧損4000元,好在各位股東分攤,尚能承受。其經理王燕安也坦率地承認,目前股東正在利用人脈積極談判,試圖抵制房租的過快上漲。

  風入松書店剛上任不久的辦公室主任劉爽也說道:“風入松目前是遇到了一點困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兩個多月前就有傳言說我們倒了,但我們還沒倒。”

  劉爽認為,出版社轉企改制后對分銷商縮短賬期的要求是風入松一類社科人文書店經營困難的原因之一。供應商要求賬期從原來的6-9個月縮短至3-6個月,而風入松等經營的大多是人文社科類圖書,而非暢銷書和教輔書,資金周轉期本來就長;乜钪芷谝幌伦涌s短了,壓力頓顯。加上“風入松要倒了”的傳言一直未停,不少出版社也因此加緊催款,并控制發貨,這更加大了風入松的困難。

  有人認為,房租上漲帶給書店的困境遠比賬期問題嚴重。眾所周知,圖書零售利潤太薄,房租等銷售成本的增加,會給不少沒有政策扶持的中小書店帶來極大的壓力。租金壓力曾使“季風”旗艦店難以續約,“滬上文化界”、“讀者”甚至發出了“保衛季風”的呼聲。雖然最后保住了季風地鐵店,但租金翻番使其經營更加困難了。風入松也承認長期以來,來自租金的壓力確實不小。不單社科人文類書店,連一些經營得不錯的專業書店,也有同樣的困境。如廣告人書店的徐智明,最近在MSN上的簽名就是“房租連年上漲,無力承擔,上海店最近要搬家”,并因此而請上海的朋友幫忙尋找店址。

  房租背后的沉痛代價

  “夢是好的;否則,錢是要緊的。”這是魯迅在《娜拉走后怎樣》里的名言。只是,這種夢代價太大。

  徐州先鋒書店總經理沙劍鋒一語道破了其中的玄機,“如果要和國營書店比規模,絕對是民營書店的誤區”。由于在資金、規模和渠道上難以與新華書店抗衡,民營書店無法發揮規模性的效益。

  民營書店除了沒有網絡書店低廉的折扣優惠以外,更嚴重的是沒有自己的地產,面對房價的上漲、房租的攀升,一旦房租上漲過快,就有可能入不敷出。上海兩家民營書店就是最好的案例:

  2003年,上海思考樂正大店在浦東最熱鬧的商圈開業。一年的營業額1200多萬元,但房租卻高達450萬元。我們可以替上海思考樂正大店簡單地計算一下其收入:一般圖書的進價在6.5折,除去運輸等成本,到達書店為6.8折,差價為32%。這樣算來,不包括會員卡購書打折在內,1200萬元的營業額利潤約在384萬元。扣除6%的稅、8%的人工費用等,加在一起有228萬元,再付出450萬元的房租,最終每年虧損280萬元。一江之隔的上海書城1.8萬平方米,面積是思考樂正大店的3倍以上,一年的租金卻只要250萬元。原因是國有的上海書城是公益性租房,而思考樂卻是商業租房。

  王笑東面對民營書商接二連三的敗退無奈地說道:“面對‘國家隊’,民營出版商在市場中是沒有絲毫的辦法。國營的出版商可以享受到先征后退、減免所得稅,甚至改制出版社可以得到3年內免交所有稅種的優惠政策。”王笑東指出,像法國等出版業發達國家,從事出版文化產業,都享有很高的稅收保護,甚至政府財政補貼。而在我國,民營資質的出版商和書店很少能獲得政策的垂青。其次,在經營上,我們國家對于圖書等文化產品有著更為嚴格的內容管理制度,甚至可用苛刻來形容。這致使很多優秀圖書不能出版,也間接地制約了文化產品的消費,影響了書商的收益。

  王笑東認為民營書店經營商,沒有形成商標、品牌,不能享受到金融政策。金融機構的貸款很少能惠及民營資本的出版業,不論是民營書商還是民營書店。資金流短缺成為制約發展的原因之一。

  如今,民營書商已然處在了一個尷尬的地位,年輕的民營書商不但很難獲得金融機構的支持,而且沒有可以和新華書店競爭的資源成本和與網絡書店較量的進價折扣,還要面對讀者通過圖書館、網絡、電子閱讀器等渠道分銷出去的圖書購買群體,民營書商剩下的只有無奈。

  在無奈背后,他們能做的也就只有轉型或關門。李棚昆幾年前也開始了自己的“轉型”——只賣教材、教輔,憑借和一些學校“關系”支撐著門面。鄭大姐則把重點放在了北京以外的內蒙、東北等多個地區,她主要做圖書批發代理,不過這一買賣也不安全。“和我們合作多年的老顧客等到自己做大了,就很少從我們這里拿貨,而是直接聯系出版社拿貨了。”李棚昆和鄭大姐都曾考慮建立自己的網上淘寶店賣書,但每次總是不了了之。“現在的經營狀況我們沒有錢和人力去拼一個我們拼不過的市場。當當網和卓越網已經牢牢占據了網上市場,我們沒有任何機會。”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紙質圖書已成夕陽產業 未來八成民營書店將倒閉?
  
民營書店承辦寧夏文博會書展
  
暢銷書90%出自民營書業 全國民營出版公司上萬家

分享到: 下一篇:2009年數字印刷領域紙張新品大盤點
  • 【我要印】印刷廠與需方印務對接,海量印刷訂單供您任意選擇。
  • 【cpp114】印刷機械、零配件供求信息對接,讓客戶方便找到您。
  • 【我的耗材】采購低于市場價5%-20%的印刷耗材,為您節省成本。
  • 【印東印西】全國領先的印刷品網上采購商城,讓印刷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