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大事記:2007年
2009-09-24 10:13 來源:中國網 責編:樂軒
成渝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之后,2007年6月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批準重慶市和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通知》,正式批準重慶市和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是國家首次批準在西部地區設立改革試驗區。設立成渝試驗區要求重慶和成都兩市根據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的要求,全面推進各個領域的體制改革,并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逐步建立較為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形成強化經濟發展動力、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確保資源環境永續利用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論架構、政策設計、體制改革及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綜合模式。目前,兩市已經對未來工作的重點做出計劃和規劃。規劃的顯著特點是將“三農”問題的解決納入城市發展的目標體系之中,通過各個方面的改革探索,走出一條適合中西部地區的城鄉統籌發展的道路。批準重慶和成都成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中央加快推進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戰略部署。進行這一新的改革試驗,對于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推進西部大開發、完善全國改革發展格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繼國務院先后批準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和成都、重慶為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后,2007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武漢城市圈和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簡稱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簡稱‘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位于中部的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成為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主要內容是: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總體目標,以武漢市為主體,發揮武漢在城市圈中的龍頭和輻射作用,同時增強武漢城市圈內“1+8”城市在產業、金融、交通等方面的關聯度,通過改革縮小城鄉差別。湖南省確定"1+12" 的實施方案,即1個總體方案,加上12個專項方案,包括資源節約體制改革、環境保護體制改革、基礎設施共享共建建設、土地管理體制創新、產業發展體制改革、自主創新體系建設、金融服務創新協調、對外開放體制創新、財稅體制改革、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等十二個方面。設立“兩型社會”改革實驗區是國家促進東中西互動和中部地區崛起的重大戰略布局,也是國家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推動東、中、西部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2007年10月15日~21日,中共十七大在北京舉行。2237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大會。胡錦濤代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大會批準了胡錦濤同志代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批準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中共十七大的歷史性貢獻主要有:第一,十七大對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進行了科學總結。第二,十七大強調科學發展觀是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第三,十七大對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了全面部署,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表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更加豐富。第四,十七大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一大批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領導干部進入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
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綜合改革試驗區之后,2007年6月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下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批準重慶市和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通知》,正式批準重慶市和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這是國家首次批準在西部地區設立改革試驗區。設立成渝試驗區要求重慶和成都兩市根據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實驗的要求,全面推進各個領域的體制改革,并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突破,逐步建立較為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形成強化經濟發展動力、縮小城鄉區域差距、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確保資源環境永續利用以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理論架構、政策設計、體制改革及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的綜合模式。目前,兩市已經對未來工作的重點做出計劃和規劃。規劃的顯著特點是將“三農”問題的解決納入城市發展的目標體系之中,通過各個方面的改革探索,走出一條適合中西部地區的城鄉統籌發展的道路。批準重慶和成都成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中央加快推進西部大開發的重大戰略部署。進行這一新的改革試驗,對于更好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解決好“三農”問題、加快推進西部大開發、完善全國改革發展格局,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繼國務院先后批準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和成都、重慶為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后,2007年12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正式批準武漢城市圈和長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簡稱長株潭城市群)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簡稱‘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位于中部的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成為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主要內容是: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總體目標,以武漢市為主體,發揮武漢在城市圈中的龍頭和輻射作用,同時增強武漢城市圈內“1+8”城市在產業、金融、交通等方面的關聯度,通過改革縮小城鄉差別。湖南省確定"1+12" 的實施方案,即1個總體方案,加上12個專項方案,包括資源節約體制改革、環境保護體制改革、基礎設施共享共建建設、土地管理體制創新、產業發展體制改革、自主創新體系建設、金融服務創新協調、對外開放體制創新、財稅體制改革、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等十二個方面。設立“兩型社會”改革實驗區是國家促進東中西互動和中部地區崛起的重大戰略布局,也是國家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推動東、中、西部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2007年10月15日~21日,中共十七大在北京舉行。2237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大會。胡錦濤代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大會批準了胡錦濤同志代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批準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中共十七大的歷史性貢獻主要有:第一,十七大對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進行了科學總結。第二,十七大強調科學發展觀是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第三,十七大對繼續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作出了全面部署,包括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表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更加豐富。第四,十七大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一大批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領導干部進入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