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印刷術的初傳
2009-09-17 14:50 來源:互動百科 責編:涂運
最早將西方鉛活字和銅模引入中國的是西方傳教士。1807年,英國傳教士馬禮遜東來澳門,他用漢文譯出《新約》,并招收中國刻工蔡高等準備在廣州鑄字印刷,為地方當局禁止。于是他們又轉至馬六甲,雕刻銅模鑄字排印,終于在1819年印出了漢文《新約》,這是迄今可考的第 1本鉛活字印刷的中文書。1833 年英國人戴約爾在香港刻出中文字模1845 個。1844年,美國長老會在澳門開設的花華圣經書房,繼戴約爾之后完成4700個字模的刻制,稱為“香港字”,用以排印圣經,也對外出售鉛字。這家書房1845年遷到寧波,改名美華書館,又于1859年遷到上海。為使中文鉛字與西文配套排印,書館的美國工程師姜別利對中文排字工藝作了改進。他按照點數標準 (1點約為1/72英寸),將鉛字定為大小 7種,解決了中西文合排印件排版的困難。又采用電鑄法制造銅模,提高了生產效率。他還根據用字的頻度,將漢字分為常用、備用、罕用 3類,依照《康熙字典》部首次序,于1860年制成排字架,成為此后沿用百余年的中文字架的雛型。這些改進,有利于鉛活字印刷術在中國的推廣。此外,英國基督教倫敦會的傳教士麥都思于1843年在上海創辦的墨海書館,是上海第 1家有鉛印設備的出版機構,除出版宗教書籍外,還出版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學書籍。
中國境內最早出現的石印出版物,是麥都思1838年在廣州編印的《各國消息》。1834年廣州已用石版印刷布告。1876年,上海徐家匯天主堂辦的土山灣印書館購買了石印設備,用以印刷唱經和宗教宣傳品。繼之有英國人美查于1879年開設點石齋石印書局,用照相制版翻印中國古籍,并創辦《點石齋畫報》。
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取得了在中國創辦報刊的特權,外國人辦的報刊迅速增多。在19世紀40~ 90年代,先后創辦了中外文報刊近170種。其中影響最大的是1868年在上海創辦的中文周報 《教會新報》 (后改名 《萬國公報》)。外國商行辦報,最早的是英商字林洋行1850年在上海出版的英文周刊《北華捷報》和英文《航務商業日報》(后改名《字林西報》)。外國人為辦報刊而設立的印刷廠,拓寬了西方印刷術傳入中國的途徑。如美查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 (是中國境內最早的中文日報),就設有規模較大的印刷廠,除印刷報紙外,還出版書籍。他們排印的《申報館聚珍版叢書》(收書160余種)及用扁體鉛字排印的《古今圖書集成》,都是當時鉛印書籍中較為珍貴的版本。
中國境內最早出現的石印出版物,是麥都思1838年在廣州編印的《各國消息》。1834年廣州已用石版印刷布告。1876年,上海徐家匯天主堂辦的土山灣印書館購買了石印設備,用以印刷唱經和宗教宣傳品。繼之有英國人美查于1879年開設點石齋石印書局,用照相制版翻印中國古籍,并創辦《點石齋畫報》。
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取得了在中國創辦報刊的特權,外國人辦的報刊迅速增多。在19世紀40~ 90年代,先后創辦了中外文報刊近170種。其中影響最大的是1868年在上海創辦的中文周報 《教會新報》 (后改名 《萬國公報》)。外國商行辦報,最早的是英商字林洋行1850年在上海出版的英文周刊《北華捷報》和英文《航務商業日報》(后改名《字林西報》)。外國人為辦報刊而設立的印刷廠,拓寬了西方印刷術傳入中國的途徑。如美查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 (是中國境內最早的中文日報),就設有規模較大的印刷廠,除印刷報紙外,還出版書籍。他們排印的《申報館聚珍版叢書》(收書160余種)及用扁體鉛字排印的《古今圖書集成》,都是當時鉛印書籍中較為珍貴的版本。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