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紙循環專題講座走進北部灣經濟區高校
2009-06-04 09:51 來源:中國紙網 通訊員 任文斌 責編:覃麗妮
- 摘要:
- 2009年6月2日,金光集團APP林漿紙一體化綠色循環經濟模式案例分析在廣西大學開講。從微觀、中觀和宏觀三個層面對林漿紙作為循環經濟模式的典范做了深刻解讀。
【編者按:2009年6月2日,金光集團APP林漿紙一體化綠色循環經濟模式案例分析在廣西大學開講!
【我要印】2009年6月2日,金光集團APP林漿紙一體化綠色循環經濟模式案例分析在廣西大學開講。金光集團APP 林務外宣部總監蔣伏利通過《傳統經濟學批判與循環經濟增長模式思考——APP中國林紙循環范本剖析》,從微觀、中觀和宏觀三個層面對林漿紙作為循環經濟模式的典范做了深刻解讀。任文斌處長則通過《APP中國科學發展人工林案例》這一專題,結合APP中國在林漿紙原料林建設中的具體實踐,用豐富的圖文資料介紹了森林分類經營和人工林科學發展的具體方案,并就桉樹人工林發展的必然性、科學性和一些相關問題向廣西大學師生進行了詳細解釋。
林漿紙一體化是廣西區黨委、廣西區人民政府確立的發展戰略,是北部灣國家經濟開發區的重大項目,項目通過定向培育森林資源,為制漿造紙提供住原料,將營林、制漿、造紙三個有內在聯系的獨立產業有機整合,使低附加值林業與高端紙產品加工形成整體,通過規;a形成循環產業鏈,提高環保水平,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并對社會和環境回饋。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原料林建設,既提高了商品用材林單位產量和區域森林覆蓋率,又增加了區域內的木材供給量,而且商品用材人工林的發展,還間接實現了對天然林的保護,兼顧了森林生態效益,實現了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和諧雙贏。
近十年來,廣西林產業取得了迅猛發展,人工速豐林總面積2600多萬畝,年商品材采伐限額1313萬立方米,均居全國第一;全區活立木總蓄積量5.1億立方米,尤其是桉樹人工林產業發展更為迅速。廣西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區位優勢,使廣西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桉樹產業基地,桉樹人工林面積超過1000萬畝,還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桉樹組培苗生產基地。作為多年從事人工林研究、推廣和生產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任文斌先生通過《APP中國科學發展人工林案例》專題報告,從我國人工林發展的歷程、現狀、產業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森林分類經營、人工林政策等方面入手,緊密結合廣西林業產業發展和桉樹在我國栽培的歷史以及國內科研機構在桉樹人工林方面的研究成果,通過分析APP中國“科技營林、依法營林、生態營林”的經營理念和發展桉樹人工林的具體作業模式,并從生物學性狀、營林技術等方面對桉樹做了科學闡述,對科學發展桉樹人工林進行了系統分析,使同學們對桉樹發展有了科學認識。
蔣伏利先生在《傳統經濟學批判與循環經濟增長模式思考——APP中國林紙循環范本剖析》專題報告中指出,APP企業通過植樹造林及制漿造紙的綠色大循環和廢紙回收還原再生的小循環,把污染嚴重的傳統漿紙業轉變為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新型綠色環保產業,通過推行清潔生產(包括清潔生產過程和清潔產品)構建企業內部循環經濟產業體系;通過生態重組,把產業內上、中、下游企業連接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構建產業內循環經營鏈;通過培育綠色消費市場和發展資源回收產業,構建循環經濟社會,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通過對APP金東紙業、金海漿紙、金桂漿項目等具體案例的解析,廣西大學的學子對循環經濟增長模式以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為特征,遵循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三原則有了較為具體的科學認識。更理解到了林漿紙一體化是紙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循環經濟模式的成功范例,更是北部灣經濟區可持續發展經濟增長模式的具體實踐。也理解到了金光集團APP通過林漿紙一體化綠色循環產業鏈的成功實踐,成為了我國造紙業環境問題的解決者。企業通過巨額的環保投入,引進現代化環保制漿工藝和綠色造紙技術,脫去了中國造紙業白紙黑水的污染帽子,實現了中國造紙與環境友好的光榮與夢想。
金光集團APP投資的廣西欽州金桂林漿紙項目,是自治區確立的林漿紙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重點項目,是北部灣經濟區的重大項目。目前項目已經建成了170多萬畝的原料林基地,工業項目的建設也正在順利推進。該項目一期工程年產漿化機30萬噸、食品級白卡紙60萬噸,投入資金人民幣79.26億元。其中工程廢水排放的化學耗氧量、生物耗氧量、固體懸浮物三大排放量標準(kg/t產品)的設計標準分別為≤1.4、≤0.28、≤0.42,比國家環保部皮膚的標準提升了近30倍。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林紙循環是符合生態法則的經濟模式
中國林紙企業家俱樂部會員聚首美利
林紙實踐與科學發展人工林
【我要印】2009年6月2日,金光集團APP林漿紙一體化綠色循環經濟模式案例分析在廣西大學開講。金光集團APP 林務外宣部總監蔣伏利通過《傳統經濟學批判與循環經濟增長模式思考——APP中國林紙循環范本剖析》,從微觀、中觀和宏觀三個層面對林漿紙作為循環經濟模式的典范做了深刻解讀。任文斌處長則通過《APP中國科學發展人工林案例》這一專題,結合APP中國在林漿紙原料林建設中的具體實踐,用豐富的圖文資料介紹了森林分類經營和人工林科學發展的具體方案,并就桉樹人工林發展的必然性、科學性和一些相關問題向廣西大學師生進行了詳細解釋。
林漿紙一體化是廣西區黨委、廣西區人民政府確立的發展戰略,是北部灣國家經濟開發區的重大項目,項目通過定向培育森林資源,為制漿造紙提供住原料,將營林、制漿、造紙三個有內在聯系的獨立產業有機整合,使低附加值林業與高端紙產品加工形成整體,通過規;a形成循環產業鏈,提高環保水平,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并對社會和環境回饋。林漿紙一體化項目的原料林建設,既提高了商品用材林單位產量和區域森林覆蓋率,又增加了區域內的木材供給量,而且商品用材人工林的發展,還間接實現了對天然林的保護,兼顧了森林生態效益,實現了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和諧雙贏。
近十年來,廣西林產業取得了迅猛發展,人工速豐林總面積2600多萬畝,年商品材采伐限額1313萬立方米,均居全國第一;全區活立木總蓄積量5.1億立方米,尤其是桉樹人工林產業發展更為迅速。廣西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區位優勢,使廣西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桉樹產業基地,桉樹人工林面積超過1000萬畝,還建成了全國最大的桉樹組培苗生產基地。作為多年從事人工林研究、推廣和生產管理的專業技術人員,任文斌先生通過《APP中國科學發展人工林案例》專題報告,從我國人工林發展的歷程、現狀、產業化進程中存在的問題、森林分類經營、人工林政策等方面入手,緊密結合廣西林業產業發展和桉樹在我國栽培的歷史以及國內科研機構在桉樹人工林方面的研究成果,通過分析APP中國“科技營林、依法營林、生態營林”的經營理念和發展桉樹人工林的具體作業模式,并從生物學性狀、營林技術等方面對桉樹做了科學闡述,對科學發展桉樹人工林進行了系統分析,使同學們對桉樹發展有了科學認識。
蔣伏利先生在《傳統經濟學批判與循環經濟增長模式思考——APP中國林紙循環范本剖析》專題報告中指出,APP企業通過植樹造林及制漿造紙的綠色大循環和廢紙回收還原再生的小循環,把污染嚴重的傳統漿紙業轉變為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新型綠色環保產業,通過推行清潔生產(包括清潔生產過程和清潔產品)構建企業內部循環經濟產業體系;通過生態重組,把產業內上、中、下游企業連接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構建產業內循環經營鏈;通過培育綠色消費市場和發展資源回收產業,構建循環經濟社會,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通過對APP金東紙業、金海漿紙、金桂漿項目等具體案例的解析,廣西大學的學子對循環經濟增長模式以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為特征,遵循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三原則有了較為具體的科學認識。更理解到了林漿紙一體化是紙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循環經濟模式的成功范例,更是北部灣經濟區可持續發展經濟增長模式的具體實踐。也理解到了金光集團APP通過林漿紙一體化綠色循環產業鏈的成功實踐,成為了我國造紙業環境問題的解決者。企業通過巨額的環保投入,引進現代化環保制漿工藝和綠色造紙技術,脫去了中國造紙業白紙黑水的污染帽子,實現了中國造紙與環境友好的光榮與夢想。
金光集團APP投資的廣西欽州金桂林漿紙項目,是自治區確立的林漿紙一體化發展戰略的重點項目,是北部灣經濟區的重大項目。目前項目已經建成了170多萬畝的原料林基地,工業項目的建設也正在順利推進。該項目一期工程年產漿化機30萬噸、食品級白卡紙60萬噸,投入資金人民幣79.26億元。其中工程廢水排放的化學耗氧量、生物耗氧量、固體懸浮物三大排放量標準(kg/t產品)的設計標準分別為≤1.4、≤0.28、≤0.42,比國家環保部皮膚的標準提升了近30倍。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新聞:
林紙循環是符合生態法則的經濟模式
中國林紙企業家俱樂部會員聚首美利
林紙實踐與科學發展人工林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