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紙企:中國市場是“保暖衣”
2008-10-30 09:16 來源:國際金融報 責編:張奕波
在上海,外資與合資造紙企業占行業絕大多數。上海的造紙企業確實受到了此次金融危機的沖擊,從產銷結合率來看,已經有了明顯的下降。
日前,國際造紙行業的兩大巨頭——斯道拉恩索(StoraEnso)和芬歐匯川(UPM)先后發出減產停廠的聲音后,國際大型紙企都遭遇金融危機寒風侵襲。
不過,中國市場似乎更加溫暖一些,這些在國際市場失利的紙業巨頭,紛紛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
減產盛行業務變奏
此前,斯道拉恩索公布2008年第三季度的營業利潤為負1.38億歐元。
斯道拉恩索首席執行官康佑坤表示:“我們現在還面臨著大多數產品的市場需求加速疲軟的狀況。”
康佑坤指出,斯道拉恩索將繼續在整個產品組合中調整產量,向利潤率較高的產品傾斜,以此保護邊際利潤率,并在必要時,通過減產來保證價格水平和收益能力。斯道拉恩索的另一個優先目標是改善公司較弱的營業現金流。這個目標還包括減少流動資本,并在第四季度將產量縮減為實際交貨量,以確保公司2009年初的庫存水平適合充滿挑戰的來年。這些減產措施將對第四季度的收入產生不利影響。
芬歐匯川今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則顯示,每股收益為-0.17歐元,營業利潤(不包含特殊項目)為2.16億歐元。
芬歐匯川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貝松寧表示:“我們積極、及時地關閉了雜志紙、新聞紙和文化紙的部分產能,這使得我們紙張業務的市場和客戶群得到了優化。而另一方面,永久性和暫時性的產能關閉導致我們的交貨量有所下降。但通過回絕一些低價合同,我們也主動放棄了一些市場份額。”
到2008年底,芬歐匯川將關閉芬蘭卡扎尼紙廠,關閉位于芬蘭瓦爾凱阿科斯基的特瓦薩里漿廠。
芬歐匯川已于秋季開始啟動全新的業務結構。今后,公司5個業務部門將由三大業務領域替代,分別為能源和紙漿、紙張、復合材料。
寄希望中國市場
在改善其他地區業務的同時,外商卻紛紛擴大了在中國的投資,并且仍舊較看好中國市場。
斯道拉恩索認為,中國的高檔文化紙需求前景保持穩定。而中國是芬歐匯川在全球重點發展的新興市場之一,也是其亞洲業務發展的中心。
截至目前,芬歐匯川已在中國投資近12億美元,先后建成文化紙廠、不干膠標簽材料生產廠以及亞洲級研發機構。新的RFID(無線射頻自動識別)電子標簽和嵌入式標簽工廠也將在近日正式開業。在當前新的發展框架下,芬歐匯川將繼續在中國的發展戰略,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
印尼金光集團對于國內形勢的判斷比較樂觀,集團一位高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加劇,以及經濟環境中的不確定因素增多,金光集團受到的影響主要在于市場需求走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產品線持續盈利機會的增加。”
他認為,目前中國國內整體漿紙市場需求減弱、價格呈弱勢盤整走勢,但行業整體發展態勢趨于穩定,中國漿紙市場基本面沒有發生根本改變。金光集團“立足中國”的投資策略是一以貫之的,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中國業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國際市場的影響。
他說:“現階段集團著力于內部資源整合,以及上下游企業的戰略重組,追求企業規模經濟效益和經濟發展質量的雙重提高。”
該負責人表示,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漿紙市場供需格局的影響程度和時間,取決于國際經濟形勢的發展態勢和中國國內經濟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對漿紙需求的拉動。
10月16日,香港理文造紙在公告中宣布,以總價2億港元,向獨立第三方出售兩家主要從事在海外及亞洲地區木漿生產的子公司USLM及HKLM全部股權,估計出售收益約100萬元,所得款項將用作進一步發展公司在內地業務的營運資金。
在上海,外資與合資造紙企業占行業絕大多數。上海市紙業行業協會秘書長孫昌玲向記者介紹:“上海的造紙企業確實受到了此次金融危機的沖擊,從產銷結合率來看,已經有了明顯的下降。”
外資小企深陷險境
當然,中國市場的“保暖衣”作用不是任何時候都奏效的。記者了解到,一些在中國的外資企業生產紙品后返銷回國,其生存狀況也令人擔憂。
韓國獨資的青島明宇衛生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樸光錫感嘆:“今年我們可能會面臨業績危機,近幾個月來,公司已經是虧損的。”該公司主要生產衛生紙制品,如濕巾等,此外,還為“心相印”等公司加工衛生紙和手帕紙。
據樸光錫透露,今年前3個季度,公司出口日本的銷量幾乎為零,而銷往美國的集裝箱柜已經大幅減少,去年同期為20個集裝箱柜,而今年只有7個。綜合來看,平均每月減少4個箱柜的銷量。
目前,青島明宇的產區面積為2700平方米,規模并不大。樸光錫表示,公司總部還沒有減產的打算,按照定單,工廠繼續開工,“當然定單少,就少加工。”
樸光錫還告訴記者:“和我們加工同類產品的企業有好幾家已經關閉。”他表示,雖然市面上的原料價格有所下降,有的降幅很大,但是降價的原料一般是二等品以下的低規格原料,一等品如上好的木漿價格沒有多大降幅,作為出口的高端衛生紙和紙巾必須要用好的原料,而且我們的原料一進就是幾十噸,市價下浮兩三百元,根本不足以降低我們的原料成本。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