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大限漸近可降解塑料袋商機巨大
2008-05-13 00:00 來源:中華印刷包裝網 責編:尤思佳
同樣是生產購物袋,一邊將陷入生存困境,一邊卻迎來發展機會
盡管目前社會各界對以玉米為原料生產可降解塑料袋頗有爭議,但四川某生物科技公司葉文彬經理對伊藤洋華堂、仁和春天等單位要求先期使用由該公司生產的玉米塑料袋一事十分高興。他說,隨著今年6月1日“限塑令”(即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的正式實施,包括以玉米在內為原料生產的可降解塑料袋,其商機巨大。
“限塑令”大限漸行漸近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規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商品零售場所必須對塑料購物袋明碼標價,并在商品價外收取塑料購物袋價款,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料購物袋價款隱含在商品總價內合并收取。
為何要和這些小小的塑料購物袋過不去?這樣一些數據也許能夠作答:塑料袋生存壽命:數百年!全世界一年使用塑料袋:40000億個!回收率:1%!這一連串的數字,昭示著塑料袋對我們生存環境的影響。難怪塑料袋被稱之為“人類最糟糕的發明”。有專家甚至發出危言:塑料袋會殺死我們!
正因為塑料購物袋對人類有如此巨大的危害,因此,上述通知出臺后,引起了蓉城眾多市民的強烈反響。“塑料袋要出錢買了,不能亂丟了。”二仙橋南路的鐘婆婆告訴老伴兒說。家中的雜物箱內,她已收集了幾百個塑料袋,為此她感到很幸運,因為“沒有隨便亂丟這些塑料袋,沒有造成環境污染。”鐘婆婆回憶說,10多年前,提著籃子買菜是司空見慣的事。但是,現在市場上已難覓菜籃子的蹤影了,幾乎人人手里提的都是塑料購物袋。
記者走訪部分超市、商場、集貿市場,很少看見自己提著袋子、籃子購物的顧客,市民們購物仍提著塑料袋。在天涯石北街市場買菜的周大爺,那天就用了好多個塑料購物袋:雞蛋一個袋,辣椒一個袋,草魚一個袋,瘦肉一個袋……這些東西連袋裝進了兩個大的黑色塑料購物袋中。細細數來,這次她共用了8個塑料購物袋……種種跡象表明,“限塑令”勢在必行。
超市也開始關心這個規定了。楊女士到好又多超市購物時,見超市里很多地方都擺放著“停用塑料袋”的倡議。超市規定,消費者只要不使用超市提供的塑料袋,將在收銀條上記下“支持環保,不使用塑料袋”的字樣。持5張記有這些字樣的收銀條,超市將免費提供一個環保購物袋。
可降解塑料袋初露端倪
四川某生物科技公司從政府發展“綠色GDP”的國策中窺視出商機,由其研制的“成都造”可降解玉米塑料受到商家的熱烈追捧。日前,伊藤洋華堂與該公司取得聯系,對玉米塑料表示出極大的興趣:“我們希望成為首個使用玉米塑料的商場。”因此,該公司決定擴大生產規模,將生產場地正式落戶成都高新區南部新區,相關的生產設備正在緊張地安裝當中。
“這是一個朝陽產業,我們擬立足成都,將玉米塑料打造為一個集生產、創新研發于一體的高科技項目。”談及公司的前景,葉文彬興奮不已。他說,目前以石油為原料的塑料材料應用廣泛,但因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價格高漲、難以回收,造成嚴重的“白色污染”。而玉米塑料是生物制品,既可再生又可降解,其市場將會有爆炸性增長,預計到2020年,其消費量將達到800萬噸以上。
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可降低商家的經營成本,這是可降解塑料能否打開銷路個關鍵。某超市一位負責人說,過去商家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塑料購物袋,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稍大的超市一天大約要用掉2萬個塑料購物袋,旺季時用得更多,一年至少要用掉700多萬個塑料購物袋,F在還未到實施新規定的時候,超市都還在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塑料購物袋。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后,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可以減輕經營者的經營成本,商家應該都會歡迎的。商家可以向消費者提供可降解的塑料購物袋,也可以借鑒上海宜家等超市的辦法,有償提供購物袋。這樣,從社會效益方面來說,有利于環保;從經濟效益方面來說,有利于降低商家的經營成本。
可降解塑料前景廣闊
“雖然靠一紙行政命令或一項法律、法規不是解決環境污染的唯一辦法,但是它仍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武元說。以前塑料袋不出錢,現在要掏錢了,老百姓總要考慮一下。實際上,這是通過一種行政手段、市場杠桿的方式,增加消費成本,從而讓人們少用塑料袋。
消除污染,需要人們的環保行動,而最終還將落實到一種廉價的替代品上。隨著科技的發展,玉米塑料出現了,以后也許還會出現“苕粉塑料”、“秸稈塑料”。葉文彬說,他們目前每月生產10余噸玉米塑料,新建廠房正式投產后,將進行大規模生產。中國塑協降解塑料專委會發布的消息說,全國一年各種各樣的塑料袋消耗大概500萬噸,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約50萬噸。今年6月1日以后,這個量應該還要上升,絕對是一個相當大的市場。
但鐵材料供應的缺口巨大。按4噸玉米可生產1噸塑料袋匡算,50萬噸降解塑料需要200萬噸玉米。因此,業界專家認為,以玉米等糧食加工工業品的方法不可取,不能開這個口子。因為如果大規模的糧食工業品化,將引發糧食短缺,危及糧食安全。可以尋找替“非糧食”,最好是尋找本地化資源如秸稈、竹子等作為原材料。而按照葉文彬的設想,到國外建基地種植轉基因玉米,或者可以利用秸稈、紅薯、馬鈴薯作原料出來生產可降解塑料。他認為這里面的投資機會是不容忽視的。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